- 相關推薦
探析音樂網絡傳播與音樂創(chuàng)作觀念的變化
摘要 :音樂的網絡傳播已成為當下音樂藝術傳播的全新手段,并對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表演、接受等帶來深刻的影響。文章探討了音樂網絡傳播對音樂創(chuàng)作觀念的影響和變化,旨在使人們能正確認識網絡傳播與當下音樂藝術發(fā)展的關系。
關鍵詞 :音樂藝術 網絡傳播 創(chuàng)作觀念
一
音樂的傳播既是音樂得以產生和生存的原動力,也是推動音樂藝術不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國際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音樂的網絡傳播已成為當下音樂藝術傳播的全新手段。與傳統(tǒng)媒介相比,網絡傳播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傳播、綜合性傳播手段、整合傳播模式、多元化傳播者以及跨國傳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傳播模式和文化理念。作為網絡傳播子系統(tǒng)的音樂網絡傳播,在傳播實踐中除了傳播音樂作品外,還傳播音樂的創(chuàng)作、演奏、制作技術,傳播各種音樂新聞、音樂學術論文、音樂思想,以及提供各類音樂軟件的共享性服務等。這種音樂的傳播方式,把每一個人所面對的計算機世界,變成了一個音樂的虛擬大社區(qū)。
音樂的網絡傳播,既具有上述傳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個性和特點,即:“即時性、反復性、時差性、主動性、交流性、自由性”(曾遂今語)。此外,我們認為,基于網絡傳播的強大效應,以及復制技術的廣泛運用,導致“文化的生產被驅回到一種精神空間之內,但這種空間不再是舊的單個主體的空間,而是某種被降低了的集體的‘客觀精神’的空間”(弗·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或后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又如阿多諾所批判的“標準化和偽個性化”,藝術的審美深度、個性價值、歷史感等“經典”標準逐漸“削平”,大眾娛樂功能和商品消費功能得到大大加強。再者,由于傳播技術、使用環(huán)境、欣賞心理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音樂網絡傳播只能以在線獲取(pull)為主,而非在線欣賞(take),如曾遂今所講的只不過是“音樂復制的自來水效應”罷了。由此必然帶給人們音樂審美觀、價值觀的變化,并最終使得整個音樂藝術范式發(fā)生革命性的變革,給當代和未來人類的音樂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
二
如上文所述,音樂的網絡傳播將給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表演、接受等帶來深刻的變化,促進當代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和范式轉換。對音樂藝術創(chuàng)作觀念而言,其影響和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
首先,創(chuàng)作觀念的豐富性、前瞻性。網絡傳播的海量信息和高速傳播,資料、信息獲取的廣泛性和即時性,導致了音樂創(chuàng)作觀念的豐富和前瞻性;ヂ(lián)網絡為人們構筑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虛擬現(xiàn)實”世界和信息寶庫,使得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坐享科技進步帶來的各種便利,迅速獲得當今世界不同風格、各種類型的藝術信息和音樂作品?梢哉f,當今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視界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開闊和廣博。反過來,一部音樂藝術作品只要問世,就有可能隨著網絡和其他數(shù)字多媒體傳遍世界的任一角落,藝術創(chuàng)作者可以很快聽到、看到受眾的評價,與他們展開雙向的交流和藝術觀念的碰撞。與不同地域、不同專業(yè)、不同目的的人們的交流和互動,將極大促進創(chuàng)作觀念的豐富性和前瞻性。但不容忽視的是,這種交流帶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觀念和創(chuàng)作意識的趨同,對藝術創(chuàng)作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
其次,創(chuàng)作觀念的個性化、技術化。網絡是一個自由空間,網絡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具有極大的自由度,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都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藝術激情,隨心所欲地進行藝術語言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并直接進行自由的傳播。過去傳播中的人為導向、人為干擾基本消失了,創(chuàng)作者也不必考慮為了博得某些組織、評委的肯定和愛好,其個性化創(chuàng)作思想、創(chuàng)作觀念得到極大解放,將會創(chuàng)作產生大量不同特色、獨具一格的網絡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另外,在音樂網絡傳播中,技術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許多以前難以實現(xiàn)的個性化藝術構思和設想,通過網絡及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與電子音樂制作技術的協(xié)同配合,現(xiàn)在已經可以做得干凈利落、無懈可擊了。如利用計算機動畫制作、音樂制作、音頻處理的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大量的flash音樂文件,把音樂創(chuàng)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但同時,技術的進步和使用也加深了人們對技術的依賴性。
再次,創(chuàng)作觀念的生活化、娛樂化。作為大眾傳播的強勢媒介,網絡傳播在引導大眾的藝術接受、消費過程中,促進了藝術與大眾之間的相互親近,藝術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領地,而成為當代大眾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對象。這種藝術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廣泛對話,直接促使音樂創(chuàng)作走向生活化、娛樂化。比如《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特務小強》《芙蓉姐姐》《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等網絡歌曲,多數(shù)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調和趣味幽默、娛樂搞笑的歌詞為主(歌曲常被稱為“口水歌”;歌詞如“翠花,上酸菜”以及“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等),表達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娛自樂,展現(xiàn)的是藝術的消費功能和大眾娛樂功能。從宏大敘事到日常生活、從心靈審美到感官消費,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觀念正在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
最后,創(chuàng)作觀念以大眾(受眾)為本!爱敶囆g不僅僅要求觀眾證明自己,而是要激發(fā)觀眾,并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觀眾的支持”,“今天的作品并不需要成為絕對權威或受人頂禮膜拜,它們把觀眾作為朋友”( 杜夫海納《當代藝術科學主潮》)。在網絡傳播和網絡藝術中也是如此。雪村、香香、龐龍、楊臣剛等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一夜走紅,無不是網絡大眾的點擊和支持所賜。同時,網絡傳播非常強調受眾的主觀能動性、參與性,強調溝通。這種傳播過程的交互性和大眾評價的巨大威力,使得創(chuàng)作者(藝術家)為了贏得更多的支持率(點擊率),將會盡可能地從大眾的層面出發(fā),以大眾的審美標準為本,創(chuàng)作更多適合大眾藝術情趣的作品,即所謂的“民間性情之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大眾(受眾)為本的創(chuàng)作觀念,與接受美學的基本立場、觀點相一致,延續(xù)了文藝理論從“作家創(chuàng)作——作品文本——讀者接受”的歷史演進,也進一步提升了網絡傳播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結語
筆者認為,網絡傳播為音樂創(chuàng)作觀念帶來的變化具有普遍的意義。這種從經典到通俗、從審美到娛樂、從精英到大眾的變化,已逐漸成為當代音樂藝術的基本范式。為此,我們有必要在理論上重新審視,在實踐上作出更為有效的探索。
參考文獻 :
[1]曾遂今.音樂網絡傳播與當代人的音樂觀,《中國音樂》,2006年第4期.
[2]王德勝.大眾傳播與當代藝術狀況,《現(xiàn)代傳播》,2004年第2期.
論文出處(作者):
【探析音樂網絡傳播與音樂創(chuàng)作觀念的變化】相關文章:
新聞傳播失范行為探析論文04-14
網絡直播技術前沿技術探析05-08
大數(shù)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探析論文04-22
新媒體時期下的新聞傳播主體變化論文04-24
探析社會網絡結構與互動對知識轉移的影響05-28
探析多媒體校園通信網絡建設08-10
高校鋼琴教學中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探析論文04-29
古典音樂對于中學生美育影響探析論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