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英語教學“減負”
摘要:以英語教學為例,“減負”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思路,減輕心理壓力,走出困境,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他們走進學習的樂園,去品嘗未擷知識碩果的快樂。
關健詞:英語教學 學生“減負” 學習思路 幽砍教學 課堂措詞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與推廣,“減負”也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來。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全面發(fā)展,讓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社會,使其個性得到發(fā)展,能力得到培養(yǎng),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挖掘其潛能,把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忧髮W、求知。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以單一考分為衡量學生的標準,讓學生整夭埋頭于作業(yè)、考試之中,培養(yǎng)了許多“高分低能兒”,形成了一個重成才、輕育人的怪圈,“造就”了不少只能說寫不會動手的“奇才”。何謂“負擔’,,它不僅指書本、作業(yè)及試題的數(shù)量和書包的重量等這些顯而易見的東西,它還包括心理壓力。這種心理負擔往往是社會、家庭及教育工作者在有意或無意中強加給學生的。依我們之見,“減負”的方式極多,而通過改變學習思路來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則不失為諸多妙計之一。下面;我們想以英語教學為例來談談一些見解。
1.要注意課堂上的“措詞”。課堂語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要知道,現(xiàn)在的學生是一群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少年與青年的交替階段),他們熱愛新觀念、新思想,喜歡新鮮、生動、激情、富有時代氣息的事物。對于老師,他們喜歡聽我們在課堂上充滿活力的“激揚文字”。他們需要一個親近的朋友、而并非嘮叨不止的“老太婆”或迂腐僵化的“頑老頭”。他們已不像很多以前那些只會“言聽計從”的“乖乖兒”,他們對老師的認識已到了我們很大的啟迪:“我親愛的朋友呀,你能不能不要總以長輩的口氣對我說‘要考大學’、‘要多看書、別貪玩’等等,你知不知道這已經(jīng)給了我極大的心理負擔,而其代名詞就是動力,你為什么不換句話呢,我很欣賞我們的一位年輕老師,她經(jīng)常跟我們談一些生活感情和學習體驗,這才是我最想聽的,也是你—我親愛的朋友所應給的呀!”老師“望鐵成鋼”及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可以理解,但我們在措詞方面如果稍不注意,這些“含逼量”極高的字句便如同一只只祛碼重重地壓在學生心頭,阻礙了其思路的開闊。比如教單詞、句型和課文(或對話)時,我們不能總是強調:“聽好啦!注意啦!這些考試一定有的!跟我念!快做筆記!……”我們不妨這樣來:把對話或課文看成一首歌,句型當作一句曲兒,單詞則是一穎顆“小豆芽”。"Now,boys and girls!Let s try to sing this song,”于是從單詞的拼讀開始,擴展到一個句子,最后組成整段、整篇對話!案挥姓Z調、意群和感情色彩的朗讀本來就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絕不亞于張信哲、劉德華或張惠妹的演唱!大家試試看,OK,"這些鮮明閃亮的字眼充滿了吸引力,極大地激起這些喜愛明星的現(xiàn)代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不會拒絕讓自己當一回“明星”。我們還可以“趁熱打鐵”:“他們是唱歌、演戲的星,而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明日將是英語說得頂呱呱,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新世紀中國英雄!當然,這需要你們多方面不斷努力與完善。但人總要有夢想并為之奮斗。告訴自己:I have a dream!I can make ittrue!”這些極富說服力的言詞,會使學生們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振作精神,主動地把學習當做一個自我完善、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去完成。
2.教師本身要先改變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不要一再強調英語是一門“主科”,而要把它當作一種語言文化去傳播,讓學生受到這種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和運用這種語言。經(jīng)常聽到有些老師反復強調:“同學們,英語是重要科目,中考、高考都會當作主考科目,到了大學也同樣還要考!大家一定要注重英語科目啊!”我們不是在批評這種觀點,這樣強調自然有一定的作用,能夠引起學生高度的重視。可是,這同時也在無形之中使學生感到有種壓力和厭倦:“考、考,真煩!’就曾經(jīng)有學生仰天長嘆道:“啊—為什么要我們考英語這科,中考免了政治,什么時候也該把英語給罷了吧!’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英語課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開設英語課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而絕非只是“考試”。
可為什么很多人學了近十年(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學)英語,到頭來,見了老外說完Hello就Bye-bye,“落荒而逃仰這都是應試教育開的花、結的果。前不久我在一本英語雜志上看到這么一篇手記:Mr Wang大學畢業(yè)后遠渡重洋到美利堅去闖天下。有天晚上獨自一人走在紐約某暗街,幾個彪形大黑個兒將其圍住,灰暗中砍刀寒氣逼人閃閃發(fā)光。好在Wang Sir是東北大漢,他不慌不忙擺了個“金雞獨立”且兩眼放光底氣十足。山姆大叔們被這“中國功夫”給鎮(zhèn)住了,不敢上前。咱這Wang兄便以洪鐘般震耳之聲一字一句吼道:"You want moeny,I haveno!You want life,I have one!Come on!"(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來吧)!黑賊們當然不懂中國成語,面面相覷,終因害怕“中國功夫”人走鳥散。倒是Wang Sir從此不敢再瞎混,老老實實學講英語—能讓人聽得懂的英語。
中國人學英語最弄不清的就是語法。記得上初中時英語老師經(jīng)常用整節(jié)課的時間費盡口舌講解語法,可我們卻是上大學后從口語老師那兒才算真正搞清楚“其為何物”。也不知當時考試竟也得了九十多分,可是當我們在大學口語課上按照那一知半解的模糊概念加以“中文思維”說出話來時,金發(fā)碧眼的女教授善意地笑著說:"Ithink you should say it like this......T hat’s better.OK,"我才發(fā)覺我被一個概念折騰了六七年之久!我們很贊成把語法口語化.自己心里清楚要跟學生講語法,但形式上不能像數(shù)學公式那么教,要盡量先使學生理解,然后開口訓練。比如教一般過去時態(tài),不能馬上就像以前舊課本那樣把句子結構公式化,然后叫學生硬背。應該先讓學生理解:這個時態(tài)用在表示過去發(fā)生的動作或過去存在的狀態(tài);關于動詞過去式,我們不妨這樣告訴學生:“現(xiàn)在談過去的事,那事情肯定已經(jīng)發(fā)生且結束了,與現(xiàn)在的大不相同。所以要表達過去的事,得用過去的動作,這就是說用動詞的過去式。就像你們看古裝片一樣,因為要上演古代的故事,表現(xiàn)發(fā)生的古代的事情,所以演員都穿古代的服裝,留古代的發(fā)型,這些就是動詞過去式。”然后舉幾個例子讓學生訓練“說”。如:我今早吃了一塊面包。當學生說完“I"后便會停下來,因為他們知道不能用“eat"。為什么,吃過了嘛,得用過去式。這時讓學生操練幾遍"eat-ate"后再回到句子中來完成這句話:"I ate a piece of bread thismorning"。然后在“this morning"旁再多寫幾個短語,如yesterday,last week等,讓學生自己歸類:這些都表示過去的時間.再以now,look,listen和often,every,usually為對比,讓學生歸納“什么時間用什么時態(tài)”,再分別操練一些“發(fā)生在過去或現(xiàn)在的事”的對話。這樣,學生在理解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同時也復習了另外兩個學過的時態(tài):現(xiàn)在進
【淺談英語教學“減負”】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減負”之我見03-19
淺談情商與高職英語教學03-20
淺談身勢語與英語教學03-08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06-05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高效課堂03-16
淺談英語教學的藝術性12-06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系-英語教學論文03-07
淺談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的影響03-19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論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