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試論翻譯的歸化和異化
【摘 要】翻譯中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的策略一直是翻譯學(xué)界爭論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本文認為譯者應(yīng)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歸化或異化翻譯法,如果以傳播文化的共性為主,則相應(yīng)采用以歸化為主的翻譯策略,如果以傳播文化的個性為主,則相應(yīng)采用異化為主的翻譯策略。
【關(guān)鍵詞】英語翻譯 歸化 異化 文化差異
翻譯研究中出現(xiàn)了兩個明顯的傾向:一是翻譯理論深深打上了交際理論的烙印;二是從重視語言的轉(zhuǎn)換轉(zhuǎn)向更重視文化的轉(zhuǎn)換。
劉英凱通過列舉歸化的種種弊端及其表現(xiàn),大力倡導(dǎo)移植法,認為異化應(yīng)在翻譯中占主導(dǎo)地位。這是他率先對當(dāng)代中國譯壇歸化翻譯主流提出的挑戰(zhàn)。10年之后,許鈞在《文匯讀書周報》上發(fā)起對《紅與黑》譯本的讀者調(diào)查和討論,直接引發(fā)了歸化派和異化派的交鋒,從而使中國譯壇歸化和異化的對話進入高潮階段。在西方,歸化和異化的交鋒之火也從未熄滅。Today是歸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對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在20世紀60-70年代的一系列著作中構(gòu)成了一個宏大的結(jié)構(gòu)主義歸化翻譯理論體系。Venuti是異化的代表人物,他在1995年出版《譯者的隱形》(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書中率先對歸化翻譯種種弊端進行了批判,他從文化、文學(xué)和政治的高度,力倡異化式或阻抗式翻譯,以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由此可以看出歸化與異化孰是孰非,至今尚未定論。筆者認為,作為翻譯工作者應(yīng)根據(jù)不同時代,不同譯者,不同讀者,不同文本以及不同文本承載的文化信息來靈活運用。
一、翻譯的歸化
奈達說:“世界的語言和文化驚人地相似,相似之處占90%,不相似之處僅占10%。”不同民族分布在世界各地,各自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自己的文化,其文化特質(zhì)和模式有所差異,但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相同之處,即文化具有共性。文化的共性反映在語言上,就是說不同語言的表達有相似之處,即語義的對應(yīng)。例如,西方戲劇里長著翅膀的天使會使我們聯(lián)想起中國舞風(fēng)飄帶的飛天,《三國演義》中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令英國人發(fā)出“He is as wise as Solomon(Solomon所羅門是古代以色列國王大衛(wèi)的兒子,所羅門在位時,是古代以色列王國最強盛的時期)”的贊嘆。當(dāng)我們在翻譯中遇到這種情況時,不由自主地會用一種語言特定的詞句去表達另一種語言與之相對等的意思。比如“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錢是萬惡之源)”等。漢語中有很多表達法,不難在英語中找到對應(yīng)體,比如“找麻煩”與“look for trouble”,“雨后春筍”與“like mushroom”等等。奈達是語言的共性論者(a universalist),他認為,人類的共性多于差異,在人類經(jīng)驗和表達方式中,都存在“共核”(common core)。奈達的翻譯理論是以目的語和目的語文化為依歸,以譯文和譯文讀者為中心的理論,盡管他承認語言畢竟是有個性的,但他一貫主張歸化的翻譯方法。由此,他提出了“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指“譯文讀者對譯文的反應(yīng)等值于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yīng)”。
二、翻譯的異化
從另一方面來說,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有其內(nèi)在物質(zhì)和模式上的獨特性,即存在文化的個性,這種文化個性也即文化的差異性一直存在,并將繼續(xù)存在下去,這就為語言翻譯中采用異化翻譯法提供了基本依據(jù)。魯迅一貫主張從外國文化中輸入新的內(nèi)容、新的表現(xiàn)法,他主張:“如果還是翻譯,那么首先的目的,就是在博覽外國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時有這等事,和旅行外國很相像,它必須有異國情調(diào),就是所謂洋氣。”在這里,所謂盡量保留外國文化的異質(zhì),實際上就是提倡翻譯中要采用異化的手段。1813年,德國著名語言學(xué)家和翻譯理論家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rcher)提出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盡可能讓作者安居不動而引導(dǎo)讀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種是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而引導(dǎo)作者去接近讀者。前一種方法就是我們說的“異化”,后一種方法就是我們說的“歸化”。美國解構(gòu)主義翻譯家韋努蒂(Lawrence Venuti)認為,西方的翻譯傳統(tǒng)是以民族中心主義和帝國主義文化的價值觀來塑造外國文本的,因此他提出歸化的翻譯。而異化翻譯可以成為抵御民族中心主義和種族主義,反對文化上的自我欣賞和反對文化霸權(quán)主義的一種形式,以維護民族的地緣政治的關(guān)系。
異化翻譯的前提是文化的差異性,它的作用如下:第一,有助于讀者擴大文化視野,獲得知識和啟迪。英語中很多說法形象生動,寓意深刻,表達獨特。如:“In the count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盲人國內(nèi),獨眼為王)”。漢語中同樣存在大量獨特的說法,異化翻譯成英文,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 s mouth)。”第二,有助于讀者更好地比較兩國文化,增強對原語文化的理解,促進文化交流,兩國文化中的語言形象,有的形義對應(yīng),如:All the rivers run into the sea,yet the sea is not full,“百川歸海,而海不盈”。有許多形義不對應(yīng)。諸如“狼吞虎咽”eat like a horse,“笑掉牙齒”laugh off one’s head等。第三,極大地豐富了譯入國的語言。一方面,許多英文表達流入中國后被中國人接受并廣泛流傳,甚至被認為是中國本土化的語言。如dark horse“黑馬”,flea market“跳蚤市場”,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蘿卜政策”。另一方面,一些中國式表達進入英語國家后,也成為約定俗成的習(xí)語。如:舊瓶裝新酒“New wine in old bottles”,君子協(xié)定“gentleman’s agreement”,門戶開放政策“the open door policy”。這是中國的語言文化融入了講英語的國家,為講英語的國家的語言文化帶來了生氣,增添了新鮮血液。
三、結(jié)論
這場從語言層面的直譯意譯之爭到上升到文化層面上的歸化和異化之爭,可能還將繼續(xù)下去。但是,異化與歸化這對矛盾是對立統(tǒng)一而又共生并存的,完全歸化和完全異化都不成其為翻譯。所以譯者必須采用歸化和異化兩種方法。要復(fù)寫原作的“思想”,忠實地再現(xiàn)原作的“風(fēng)格和筆調(diào)”,“思想”與“風(fēng)格和筆調(diào)”帶有濃厚的異國情調(diào),翻譯中必須采用異化的方法,而要求譯文像原作一樣“通順”,譯者在語言表達中,又不得不作必要的歸化。因此,歸化與異化是并行不悖的,任何譯本都是歸化與異化相結(jié)合的結(jié)果。
對于一個具體文本是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的翻譯手段,取決于諸多因素。以讀者為例,如果他們是想最大限度地了解異域文化或者進行跨文化對比研究,可采用異化為主的翻譯手段,如果他們只是想通過閱讀來領(lǐng)略外邦的風(fēng)土人情和社會風(fēng)俗,則可采用歸化為主的翻譯手段。
參考文獻:
[1]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2]陳德鴻,張南峰.西方翻譯論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xué)出版社,2000.
[3]陳東成.文化差異與翻譯.長沙:中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0.
[4]程立,程建華.英漢文化比較詞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試論翻譯的歸化和異化】相關(guān)文章:
試論英漢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04-15
淺談異化與歸化方法在翻譯中的運用10-13
藝術(shù)試論08-23
論《蠅王》中的異化主題05-18
論析關(guān)于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05-11
淺探電子時代藝術(shù)的異化05-31
試論誠信及其價值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