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中國藥典》品種參蘇丸中木香鑒別的商榷
【摘要】 對《中國藥典》2005年版Ⅰ部收載品種參蘇丸中木香鑒別方法進行改進,研究結果表明:改進后方法所得色譜斑點清晰,分離度與重復性好,陰性無干擾。
【關鍵詞】 參蘇丸; 《中國藥典》; 木香
參蘇丸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Ⅰ部,由黨參、紫蘇葉、葛根、前胡、木香等11味藥材加工而成,主要用于身體虛弱、感受風寒所致感冒的治療[1]。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鑒別(4)木香的色譜斑點分離較差,因此對展開劑進行了修訂,在此提出,供同仁商榷。
1 儀器與試藥
硅膠G薄層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天平(梅特勒AE240);木香對照藥材(中檢所,批號:120921-200607)、試劑均為分析純;參蘇丸[北京同仁堂天然藥物(唐山)有限公司,批號:8085005、8085006、8085007]。
2 方法與結果
2.1 原方法取本品7g,研細,加乙醚25ml,浸漬4 h,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香對照藥材0.5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與對照藥材色譜中顯兩個相同顏色的主斑點,但其分離度較差,有時受溫、濕度影響重疊在一起,不易觀察。結果見圖1。
2.2 改進后方法將展開劑改為三氯甲烷-環(huán)己烷(5∶1),其他條件不變,供試品色譜與對照藥材色譜中顯兩個相同顏色的主斑點,分離度較好,易于觀察,且陰性無干擾。見圖2。
1.樣品8085005; 1.陰性樣品2.樣品8085005;
2.樣品8085006;3.樣品8085007 3.樣品8085006;4.樣品8085007;
4.對照藥材 5.對照藥材
圖1 原標準色譜圖 圖2 改進后色譜圖
3 討論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改變展開劑后所得色譜分離度好,且能適應不同廠家生產的薄層板及手鋪板,較《中國藥典》收載方法更可取。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509.
【對《中國藥典》品種參蘇丸中木香鑒別的商榷】相關文章:
淺議中國藥典中苯甲酸鑒別試驗05-22
關于中國早期銀行業(yè)的幾個問題-兼與黃鑒暉先生商榷09-14
淺談廣東標準與中國藥典陳皮炮制品中橙皮苷含量的比較05-17
小議中國花卉及品種名稱混亂問題07-30
中國甜柿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07-24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對現代園林的可鑒性09-09
參苓白術散在治療秋季腹瀉中作用05-09
商榷“換偶自由觀”08-25
探析植物新品種的品種權保護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