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區(qū)服務建設
摘要:近年來,中國城市“空巢”家庭的數量日益增加。本文分析了城市“空巢’家庭增多的原因,探討了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所面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加強城市“空家庭老年人社區(qū)服務建設的建議。關鍵詞:城市“空巢”家庭 老年人社區(qū)服務
老年人口群體普遍需要家人或社會的扶助,始終是社會的勢群體,隨著中國城鎮(zhèn)化、現代化進程加速,在人口老齡化與庭小型化過程中,城市“空巢”家庭與日俱增,老年人生活照料求增多與家庭照料資源減少的矛盾突出。解決這一矛盾,需要整合各種資源,建立覆蓋所有老齡群體的多元化老齡社區(qū)服務體系。
一、研究背景
(一)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2998萬,約占全國總人數的l0.46%。。(按照國際標準,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社會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則被稱為老齡化社會。)到2008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5989萬,約占全國總人數的12%,其中65歲及以上老人為10956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8.3%。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特征是速度快,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遠遠快于發(fā)達國家。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個百分點,屆時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齡化程度繼續(xù)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二)“空著家庭老齡人口大量增加
“空巢”家庭是社會學家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模式時提出的一個概念,一般指無子女或子女長大成人后離開家庭而只剩下一對老年夫婦的家庭。當配偶一方死亡,老人單獨居住時,家庭就從“空巢”期進入了消亡期。盡管社會學對家庭“空巢”期和消亡期有比較嚴格的區(qū)分,但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處在家庭消亡期的老年人與處在“空巢”期的老年夫婦所遭遇到的問題基本相似,可以將處在消亡期的家庭看成是一種類“空巢”家庭。這兩種家庭中的老年人都是社會福利關注的重點對象,也是本文的研究對象。
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伴隨著生育率的急劇下降,導致家庭結構出現明顯的“空巢”化趨勢。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中國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戶占全國家庭戶總數的20.09%。。在全國二人家庭戶中,“空巢”家庭占13.41%。其中一人家庭戶中,65歲以上單身老人戶占27.71%-超過1/4。
由于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壁壘仍較森嚴,城市社區(qū)和農村社區(qū)有著差別巨大,城鄉(xiāng)“空巢”家庭老年人的處境及解決措施同樣存在很大差異。本文著重分析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社區(qū)服務建設建議。
二、城市“空巢”家庭增多的原因分析
家庭的“生長”和“縮減”是個自然的進程。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家庭為核心,信奉“多子多孫”、“承歡膝下”的觀念,所以傳統(tǒng)家庭的“空巢”期很短甚至沒有“空巢”期。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進程加快,中國城市的“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大城市尤為明顯。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戶中“空巢”家庭的比例,上海為29.37%,天津為28.20%,北京為25%,均達到或超過了1/4,如果加上有65歲以下老人的“空巢”家庭的數量,這一比例將更為驚人。中國城市“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使城市人口走向高齡化,為“空巢”家庭增加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建國以來,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日益提高,城市老年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逐步延長。目前我國60歲老年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l8年,而平均預期帶病期約為l3年。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使得老年人陷入“空巢”期的幾率上升,意味著長期的、潛在的經濟需求以及照料和福利的需求增加。
(二)家庭結構趨于小型化和核心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中傳統(tǒng)大家庭慢慢解體,“核心家庭”成為家庭構成的主要方式。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旖,進一步降低了形成傳統(tǒng)家庭類型的可能性,加快了家庭核心化的速度。在城市家庭中,獨生子女已十分普遍。當家庭中唯一的孩子外出就讀、就業(yè)或成家另立居室后,家庭馬上陷入“空巢”。
(三)社會變革導致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變化
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不僅直接帶來了經濟發(fā)展以及人均收入提高,也改變了城市單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更多的青壯年子女在外尋求發(fā)展機會,他們離家的半徑不斷延伸,時間逐漸延長,業(yè)緣關系日漸強化,從而導致家庭關系松弛和血緣關系淡化,推動代際分居的趨勢加強。同時,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老少兩代人都要求有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越來越多的自由,傳統(tǒng)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子女搬離父母,進一步促使“空巢”家庭的產生。
三、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精神慰籍,孤獨感嚴重
大部分城市“空巢”家庭的老年人遠離工作和同事,家庭中又無最親密的子女陪伴,再加上城市鄰里之間的關系較鄉(xiāng)村淡漠,行動不便、觀念保守的老年人與社會的接觸逐漸減少,有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甚至幾乎與正常的社會生活隔離。孤獨感和消極的情感體驗降低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質量,同時會降低老年人抵御身體疾病的能力。
(二)家庭照料資源減少,生活面臨不少困難
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因生理機能退化,越來越需要生活照料,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資源,而“空巢”家庭造成的家庭照料資源減少,使得老年人的這一需求難以滿足。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人,這一問題尤其嚴重。一些老年人難以使用交通工具,不便上街購物,部分老人連衛(wèi)生或飲食作息等基本自我照顧環(huán)節(jié)也感到困難。如果再遭遇疾病,身邊缺乏子女悉心照料和陪護的“空巢”老人非常容易陷入無助甚至危險的境況。由于城市中家庭空間越來越封閉,不少子女由于工作壓力大,問候和探望父母的次數少,甚至導致了不少獨居的老人病死家中多日后才被發(fā)現的事例。
(三)收入水平降低,保障不足
“空巢”老人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失去勞動能力帶來的收入保障。根據北京市2003年的一項抽樣調查,享受“低保”的老人中有3/4是“空巢”老人。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在照料、疾病和保健等方面的費用將不斷上漲。由于大部分城市“空巢”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之間通婚,在一段時期內將面臨一對夫婦供養(yǎng)四位老人和一個孩子的狀況,“空巢”家庭的供養(yǎng)資源也正在減少,供養(yǎng)力在下降。因此,“空巢”家庭養(yǎng)老的供給和需求矛盾較其他家庭更加突出。
四、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區(qū)服務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城市“空巢”家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將不斷增加,而城市老年人養(yǎng)老需求層次不斷提高,“空巢”家庭保障功能與老年人的需求之間的矛盾還將加劇。在這種情況下,社區(q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
【論城市“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區(qū)服務建設】相關文章:
論加快統(tǒng)籌城鄉(xiāng)就業(yè)的制度建設06-09
論單位成本彈性預算制度建設05-03
城市景觀建設之文態(tài)保護08-10
探討如何做好城市林業(yè)建設05-29
論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方法的更新06-01
論新時期檔案管理隊伍建設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