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中看魏晉士人的另類心理

時間:2022-05-20 19:43:44 文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中看魏晉士人的另類心理

  摘要:《與山巨源絕交書》作為魏晉時期士人嵇康寫給山濤的一封絕交信,不僅言明了嵇康自身的性格志向,從中也反映出魏晉士人不同于古人來者的獨特另類心態(tài)。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分析我們不但可以窺探魏晉士人心理特征,而且可以折射出當時的深層文化內涵。

  關鍵詞:嵇康;魏晉士人;《與山巨源絕交書》;另類心態(tài)

  《與山巨源絕交書》是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寫給好友山濤的一封信,起因于聽說對方欲舉薦自己代其官職,故寫信拒絕,劃清界限,言明心志!段男牡颀・明詩》云:“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清峻”業(yè)已成為嵇康志趣與文風的標簽,但通過《與山巨源絕交書》整篇文章我們不難看出,除了公認的“清峻”以外,以嵇康為典型的一眾魏晉士人還有很多異于常人的性格與心態(tài)。下面我們將一一說明文中所反映的四種另類心態(tài)。

  一、敏感而直率的心理反應

  《與山巨源絕交書》寫之前嵇康并未收到山濤舉薦的任何書信,也未從山濤口中聽到確切的舉薦自己的信息,“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只是聽別人說這一消息,嵇康便馬上修書一封,而且還是絕交書,這體現出嵇康等魏晉士人心理敏感的一面。在信中一開始,嵇康便反問“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與足下,何從便得之也?”一句話便拉開與與山濤“吾常謂之知言”的距離,直截了當,毫無委婉之意。接下來更是直言自己與山濤的性格不合:“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使得關系更加生疏,最后還不諱地直言山濤升官會拖累自己浸入世俗的污泥,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對好友的晉升竟然不喜反憂,“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與友人書信,沒有問候與寒暄,一開始便是直接的質問與決絕,這種直率不顧的心理反應實則是魏晉士人的典型心態(tài)。魏晉時期實為亂世,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玄學興盛,生命意識覺醒,士人群體要求自我解放卻困于現實,因此他們與其羈絆與世,不如灑脫于事,敏感而又直率的心理特征彰顯無遺。

  二、安貧與隨性的心理暗示

  《與山巨源絕交書》在敏感的質問與直率的拒絕之后交代不愿為官原因,但在闡釋原因的過程中卻充斥著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親居賤職;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zhí)鞭;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通過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和子文所共同的“賤”引出自己的安貧思想,不以卑賤為恥,相反以列舉的貧賤之士為榮,有種強烈的安貧樂賤的心理暗示與處世態(tài)度,這不僅是嵇康自己的處世哲學,也是當時許多魏晉士人的心態(tài),“安于貧賤”不自覺地與“高潔”畫上等號。如果說這種清高的“樂貧賤”是一種魏晉特有的灑脫之勢,那么接下來的隨性則顯出那個時代士人些許畸形和消極的人生觀。嵇康先是表明做官理論的缺失“少加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學”,之后表明自己近乎狂態(tài)的放蕩與散漫“性復疏懶,筋駑肉緩,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乃起耳”,這些舉止實則不能成為反常,而是失常,這種異于常人的病態(tài)隨性又成為魏晉士人的典型標簽。執(zhí)意的安貧與恣意的隨性是魏晉士人特有的心理暗示,它一方面體現士人的灑脫不羈,另一方面顯露出士人群體近乎病態(tài)的日常癲狀與消極避世。

  三、違禮與維禮的心理掙扎

  魏晉士人一方面認同治國與維系人倫的禮法,在理論層面上維護禮法的功用,但是更多時候他們不愿拘于禮法與制度的牽絆,放任自己的性格與志趣,沖破禮法束縛,作出違禮之事。這一點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有深刻的體現。嵇康承認禮法存在與必要,“又人倫有禮,朝廷有法”,但是自己卻有七件無法忍受的事:嗜睡被喚、端坐辦公、衣服齊整、書寫公文、抑性隨俗、嘈雜入俗、費心費力。這七件事情每一件都與禮法相違,與制度不合,承認有禮法卻無法遵從禮法,這種矛盾的心態(tài)反映出魏晉士人違禮與維禮之間的心理掙扎,是個體解放與世俗制約的失衡,最后的結果往往任性而為,禮法拋之不顧,這又是士人隨性心理暗示的體現。魏晉士人不愿拘束與強迫,信道服藥,“又聞道士遺言,餌術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這些道家的術與義與隨性的心理相結合,促成魏晉士人對禮法禁錮的掙脫,在心理認同上由承認到拒絕,形成魏晉士人特有的禮法觀念。

  四、交人與交己的心理異化

  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嵇康用了很多例子來證明真正的朋友是要支持與了解的,是相知而不勸其不愿為之事的,“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jié)也;仲尼不假蓋于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夏禹不強迫伯成子高出來做官,是為了成全他的節(jié)操;孔子不向子夏借傘,是為了掩飾子夏的缺點;諸葛亮不逼迫徐庶投奔蜀漢,華歆不硬要管寧接受卿相的位子。但是通過這幾個例子我們不難發(fā)現,嵇康強調的是對方對自己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這種交友觀是以自己的意愿為基準,主觀尋找“知自己”的人,能夠理解自己和包容自己缺點的人,于是與朋友的交往首先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對方“知己”而不是“相知”。嵇康始終強調自己的性情喜惡,要求對方寬釋與包容,“故四民有業(yè),各以得志為樂,唯達者為能通之,此足下度內耳”。嵇康為代表的魏晉士人的“交人”哲學實則是主體意識、自我獨立意識覺醒的表現,于是這種“交人”也就不自覺地異化為“交己”,交朋友的標準是按照自己性格的某些特點去找?guī)в羞@種性格的“復制品”,與“朋友交”的前提是與“自己交”。魏晉士人這種交人與交己的心理異化具有普遍性,對于反映這個群體的自我覺醒意識也具有普遍意義。

  史料匱乏,年代綿邈,以現代人的眼光,去推測中古人的心態(tài),實在是非常不易的事。有史料記載在嵇康臨刑前,曾對兒女感嘆:“巨源在,汝不孤矣。”據此有的學者曾經揣測,《與山巨源絕交書》一文是為摯友擺脫牽連而作,并非真心絕交。但這種猜測并無可靠論證,拋開這層異議不論,但就文章的主旨而言,通過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這篇散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窺探魏晉士人的某些另類的處世與交往心態(tài),通過這些另類的心態(tài)解讀,發(fā)現屬于那個年代特有的士人特征,以此來體會時代對士人階層的深刻影響,這對于研究魏晉文學典籍、探究魏晉作家的精神與思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3]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tài)[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唐長儒.魏晉南北朝史論叢[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從《與山巨源絕交書》中看魏晉士人的另類心理】相關文章:

從《論語》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03-25

魏晉審美意識對后世的影響04-20

魏晉文學思想的認識及再思考論文03-12

淺談醫(yī)院護士人格特征對護理工作的影響04-03

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歷史04-03

企業(yè)壓力管理中壓力源的研究綜述論文10-21

旅游購物投訴心理分析01-03

心理健康參考文獻04-14

關于心理學視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精選12篇)04-27

旅游心理學論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