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對跨文化交際中日語教學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跨交際 日語教學 文化特征
論文摘要:在日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值得重視與研究的課題。而將有關日本特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識融入日語教學中,則是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方法。
許多人都認為中國人與日本人同文同種,這其實是中日兩國國民基于對文化母體國與文化接受國這種定型化思維模式的誤區(qū)。從上看,日本從中國吸取了大量的文化營養(yǎng),表現(xiàn)出許多與中國相近的東方特色。但是,中國與日本的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畢竟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吸收了包括中華文化在內的外來文化,又將其巧妙地移植在本精神土壤上的產(chǎn)物。因此,在語言表達上,在行為方式上,均表現(xiàn)出典型的異質文化的差異。所以,僅僅依靠語言本身來研究語言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結合日本特定的文化背景考察日語,才能把握丑語的本質和規(guī)律。日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能力。
1 日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日語教學注重語言知識的學習,以詞、旬、語法為主的教學占據(jù)了主要地位,而將語言與文化割裂開來,從而導致學生對聽讀的接收往往因為文化知識的欠缺而不夠正確,說寫的內容和方式也會因此而不夠得體?缥幕浑H不能順利完成。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真正掌握日語的文化內涵。
我國的日語教學較多采用傳統(tǒng)的語法翻澤法和結構分析法,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日語知識的傳授上,過分強調對語音、詞匯、語法三要素的掌握,大量精力投入在日語句型、語法的講解與替換練習、文章閱讀與應試能力等方面。僅把語言作為符號進行傳授,而忽視語境、語用等問題,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主要表現(xiàn)在中日文化背景知識對比方面資料匱乏;學生學習日語的環(huán)境主要是課堂,而能夠與他們交流的是擁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老師和同學,這就使學生無法經(jīng)歷文化沖突所帶來的震動與挫折,自然意識不到了解跨文化的重要性;學生課外自學能力差。所以,如果不在教學中更多融入文化因素,跨文化教學永遠達不到預期效果。
2 日本文化對日語教學的重要性
中日兩國自古以來文化交流久遠,但是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給學生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種障礙。在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的進行文化意識培養(yǎng)與文化導入。隋唐時期開始,漢字文獻大量地進入日本。這使日本人逐漸認識到漢字的用途以及先進的中國的文化,從而激起了日本人強烈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他們利用漢字的草體和偏旁部首創(chuàng)造了平假名、片假名,從而改寫了日本只能口頭交流而無法書寫本國的文字的這一歷史。單從這一點便可看出當時的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之大。日本人是一個不斷積極進取向上的民族。近代,日本大量吸收和引進西方的人文和自然科學,這給日本的文化又帶來了大量的新漢字詞匯,貼切恰當?shù)匕迅鞣N全新的概念表達出來。他們還在學習歐美文化與科學技術的同時,在語言方面也獲取了大量的外來語。后來日本人把外來語全部由漢字書寫改用片假名書寫,方便了外來語的獲取。由此可見,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建立在其基礎之上,并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豐富的風土民俗內涵。認識這種背景和內涵,對于理解掌握一種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3 日本語言的文化特征
日本人的思維模式影響著日語的表達方式和詞語的選擇,其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寒喧問候語豐富、語言表達委婉模糊、敬語的廣泛使用以及詞匯伴隨的文化內涵等方面。
(1)寒喧問候語豐富。日本人認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勤于日常問候是營造和睦氣氛最基本最重要的禮節(jié)。因此,日語中的日常問候寒暄用語種類繁多,表達形式多樣。日本人每日初次見面時除了互道一聲 “你早” “你好”之外,還喜歡圍繞季節(jié)、天氣寒暄一番。
(2)表達委婉模糊語言表達委婉模糊是日語的一大特色,這主要是受 “和”意識及 “以心傳心”意識的影響所致。日本人在與周圍人相處時,強烈地希望與人保持協(xié)調、和諧的,使他們在使用語言時處處考慮到如何讓 自己的話語給對方好感,即使說不合對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對方的不快。因此,委婉地謝絕、似是而非地回答、留有余地地斷定與承諾、巧妙地迂回暗示等模糊表達方法就成了他們的選擇。
(3)敬語的廣泛使用。敬語是日本人在交際活動中根據(jù)說話人、聽話人以及話題提及人之間的尊卑、長幼、親疏等方面的各種差異,說話人為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使用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敬語在目語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日本人的 “內外”意識的典型表現(xiàn),最能體現(xiàn) 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思想感情以及交際。同時也是 日本傳統(tǒng)縱向型結構一 上下關系在 日本人語言行為上的具體表現(xiàn)。正確地使用敬語被視為一個日本人必備的教養(yǎng),同時也是社會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人們普遍將能正確地使用敬語看作是高雅、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事物的成敗,El語的敬語有著復雜的體系。傳統(tǒng)上一般把日語的敬語分為三大類,即尊敬語、自謙語和鄭重禮貌語。尊敬語是對于談話中所涉及的受尊敬的人或其動作、狀態(tài)及相關事物表示敬意時所使用的語言。
4 日語教學中融入的主要途徑
(1)從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角度出發(fā),有如下的一些措施。①教師不僅僅是日語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應是日本文化背景知識的者。教師必須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思想和豐富的異國文化知識,無論是語言方面還是對于目的國的、、宗教 、藝術、、、、流行時尚等各個領域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有豐富的知識結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背景,要隨時注意流行的日語學刊、流行語、外來語等,不斷了解日本的變遷。這樣對于日語的教學工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會博大精深,引人人勝。②對于課程的設置方面我們應該改變以往只以語言教學課程為中心的課程設置思想。在精讀、報刊選讀、語法、會話、等課程之外開設相關的社會文化課程。在日本社會文化課程的設置中。不能只局限于交際語言的培養(yǎng),還應重視非語言要素的培養(yǎng)。此外還可以采取舉行文化專題講座的方法。聘請學術界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定期的舉行有關文化講座,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2)比較法。所謂比較法是指比較中日語言中文化的內含從而理解語言的方法。通過比較詞匯的文化內含、語言運用的文化背景發(fā)現(xiàn)異文化的共通點和相異點。比較法是探尋文化干涉要因的好方法。采用比較法,將目的i吾文化和母語文化的某些差異進行比較導入?梢詮膸讉方面進行。① 日本有但中國沒有的。②中國有但 日本沒有的。③中日兩國都有但有差異的。具體可以通過說明比較、道具比較、事例比較的方式。說明比較是指通過解說、講解等方式,讓學生理解的不同點。道具比較是指對道具如圖片、卡片、圖表等進行比較的方式。而事例比較則是把自己或者周圍人經(jīng)歷的事情或者經(jīng)驗作為事例進行比較的方式。
(3)挖掘詞匯語法的文化內涵。詞匯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從詞匯的分布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該語言的特征。如金田一春彥(1986)中所舉到的,由于歐洲民族上畜牧業(yè)發(fā)達,所以有關畜牧業(yè)的詞匯豐富發(fā)達,而日本發(fā)達的是漁業(yè),所以對魚的命名以及創(chuàng)造大量國字來命名。這一點也比較顯性。詞匯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促成的。
從詞匯的生成上說,日語中古代產(chǎn)生了很多所謂的 “和毀漠捂”。它們當中,有像 r立腹、平氖、本氖、大丈夫、未觫 、存分/ 存外、案外、大俄、戇命、勘弁、得心、納得、承知、用心、料筒、辛抱、速虐 、覺悟、頓著 J(金田一春彥 (1986))這樣的詞。高島俊男 (2001)說過: “二扎島 二 f 意味f耋、字力 島轟 日本人生活 加加島出 墨r 0、弓、南弓0、f 、意味f耋日本人 目々 生活 加 南為”,表現(xiàn)了日本客觀上需要有更多的詞匯將人的活動進行細分:
在語法上,文化對浯言的影響就不如詞匯以及交際中表達那樣明顯了從詞類分布上看,日語中名詞占到了大多數(shù)。反之,是動詞性。換言之,漢語是動詞性語言;目語是名詞性語言。例如: 行槎 荷物重量制限力。
這句話翻成中文的話,一般譯成是: 上飛機帶行李不能超重。 顯然,二者在表達方式上是不同的。與此相關聯(lián)的是,漢語的動詞比較帶有具體性 (譯成日語時通過包括擬態(tài)詞在內的副詞來補充 )。在漢語中,動詞對各個動作行為予以區(qū)別,這樣就分化出很多意思稍有不同的動詞,如關于 “看”的動詞就有:“看、見、瞧、瞅、盯、覷、瞪、瞥、盼、瞄、睬、睜、望、賭、瞻”等。
5 結語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產(chǎn)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在跨文化語言交際中,由于不同的文化、習俗、心理、思維方式 、價值觀念等的差異,人們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際障礙和困惑。僅靠語法正確的日語,不一定能夠成功地與日本人打交道。因此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除了完成必要的 B本語言基礎知識的講解外,還應當有意識地、適量地進行日本文化知識的傳授,向學生介紹日本獨特的風貌,揭示與之相關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使學生能在對其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對其語言現(xiàn)象的領悟。
參考文獻
[1J郭常義.日本語言與[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30
[2]杜勤 日本結構的心理分析[U].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3):5
[3]王秀文 日本語言與跨文化交際[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4] 劉風娟 在日語教 學中引入 日本.2007
[5] 徐燦.論中日文化差異與日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重慶大學學報,2004,6
[6]劉慧云,李玉華淺談 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長沙大學學報,2007。5
【淺談對跨文化交際中日語教學的思考】相關文章:
跨文化交際中的非語言交際論文04-28
跨文化交際論文11-03
跨文化交際論文中文08-10
跨文化交際論文15篇11-03
論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交際的文化差異04-14
淺談網(wǎng)絡交際中雙話題平行推進的語用特征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意義05-07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