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大學(xué)》新解-兼論《大學(xué)》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時間:2024-07-30 18:53:39 文化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大學(xué)》新解-兼論《大學(xué)》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大學(xué)》“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應(yīng)為一個整體,這是理解《大學(xué)》的關(guān)鍵!叭V領(lǐng)”中的“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而言,而“止于至善”則是指“明明德于天下”,即天下人皆能修其身。朱熹改“親民”為“新民”并非無據(jù),這可以由郭店竹簡及《大學(xué)》的思想得到證明!鞍藯l目”以修身為界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四項乃是修身的工夫,它與后者是一種交叉的關(guān)系,而不是并列的關(guān)系,“八條目”嚴格說來應(yīng)為“四條目”。《大學(xué)》的思想具有二元的傾向,對以后的孟子、荀子均有所影響,但其主要還應(yīng)屬于思孟一系。

  《大學(xué)》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別自宋代列入四書以后,其影響更為巨大。但圍繞《大學(xué)》一直存在著種種爭論,爭論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大學(xué)》的成書年代;二是《大學(xué)》的思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這兩個方面又往往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最近出土的郭點竹簡中許多觀念范疇都與《大學(xué)》相近(1),為我們重新理解、探討《大學(xué)》提供了重要材料。筆者曾著文指出《大學(xué)》成書較早,應(yīng)為曾子或其弟子所作,近代以來認為《大學(xué)》形成于秦漢之際甚或漢武帝以后的觀點難以成立(2)。本文擬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有關(guān)郭點竹簡材料,對《大學(xué)》的內(nèi)容及思想地位作進一步探討。

 。ㄒ唬

  《大學(xué)》一文不長,僅有短短的兩千余字,然而一篇文章的生命力,往往不在于其字數(shù)的長短,甚至也不在于其思想的高深,而在于它是否適應(yīng)了當(dāng)時社會的需要,是否為后人留下闡釋、發(fā)揮的空間,《大學(xué)》無疑作到這一點,它在歷史上產(chǎn)生廣泛影響,也正源于此!洞髮W(xué)》的思想一般被概括為“三綱領(lǐng)”、“八條目”,而“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又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二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大學(xué)》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理解《大學(xué)》的關(guān)鍵所在。《大學(xué)》首章云: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構(gòu)成了《大學(xué)》的基本思想和“綱領(lǐng)”。對于什么是“明明德”,學(xué)術(shù)界有過種種不同的看法。宋明理學(xué)家如朱熹、王守仁等都把“明德”理解為“虛靈不昧”的心體,認為“明明德”即是發(fā)明此本有的心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它看作是“性”,而后者則看作是“心”。當(dāng)代有些學(xué)者則往往把“明明德”與思孟的性善論聯(lián)系起來,認為“明明德”是對《中庸》“自明誠”一語的發(fā)揮,并說“所謂‘明明德’,就是指通過修行,使‘明德’顯明于心,并同時使性得以呈現(xiàn)于心!保3)這些看法明顯難以讓人茍同,也未必符合《大學(xué)》的原義。因為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明德”的觀念雖然產(chǎn)生較早——《大學(xué)》引《康誥》“克明德”以釋“明明德”即是明證——但自人性的角度以言“明德”則是相對較晚才出現(xiàn)的。從《大學(xué)》全文來看,其言“明德”尚處在未與人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階段,更沒有將其看作是內(nèi)在的性,這是《大學(xué)》“明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大學(xué)》成書較早的一個反映,看不到這一點,顯然不符合《大學(xué)》思想的實際;與此不同,牟宗三先生則認為《大學(xué)》引“堯典《康誥》言‘德’或‘峻德’皆指德行說,那時似更不能意識到本有之心性也!保4)徐復(fù)觀先生也說“《大學(xué)》此處的明德,大概也只能作明智的行為解釋,而不是指的是心!保5)從《大學(xué)》所處的時代來看,說“明德”包含“德行”、“明智的行為”的意思并不為過,但這并不是《大學(xué)》“明德”的重點所在,因為《大學(xué)》全文很少提到“德行”、“明智的行為”,相反它反復(fù)強調(diào)“正心”、“誠意”,把它看作是“明明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明德”僅僅理解為“德行”、“明智的行為”同樣不夠全面。其實,《大學(xué)》的“明明德”主要是針對“修身”而言的,因為下文接著說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由于以上各項是一種條件的蘊涵關(guān)系,這段話實際是說:欲明明德于天下,先修其身,然后齊其家、治其國、平天下。顯然,“明明德”即“修其身”,而“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在此基礎(chǔ)上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其身?追f達釋“明明德”為“謂身有明德而更彰顯之”,正指明了這一點。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么它就應(yīng)當(dāng)包括“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等內(nèi)容,理解《大學(xué)》的“明明德”,正應(yīng)從此入手。

  “明明德”之后的“親民”,學(xué)術(shù)史上一直存有爭論。程頤、朱熹主張“親民”當(dāng)作“新民”,程頤作《大學(xué)》定本一卷(6),對《大學(xué)》文字作了兩處更動,一是將“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改為“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另一處即是將“親民”改為“新民”;朱熹也認為“今親民云者,以文義推之則無理;新民云者,以傳文考之則有據(jù)!保7)其所作《大學(xué)章句》“親民”下注曰:“親,當(dāng)作新。”但反對程、朱者也不乏其人,影響較大者如王守仁,曾與弟子徐愛辨“宜從舊本作‘親民’”,列在《傳習(xí)錄》首章,認為“說親民便是兼教養(yǎng)意,說新民便覺偏了”,足見二者的對立。郭點竹簡中有“教民有新(親)也”,(《唐虞之道》)“不戚不新(親),不新(親)不愛”(《五行》)等語,其中“親”皆寫作“新”,說明“親”、“新”本可通用(8),朱熹等改“親民”為“新民”并非無據(jù),為我們討論“親民”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但要確定“親民”是否為“新民”,僅有文字的根據(jù)還不夠,因為這里實際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親民”寫作“新民”,但作“親”講,郭點簡就是這種情況;一是“親民”通“新民”,所以還須從思想內(nèi)容上作進一步的判斷。朱熹等改“親民”為“新民”,主要是他們看到下文有“茍日新,日日新”、“作新民”等語,而沒有“親民”的內(nèi)容,這就是其所說的“以傳文考之則有據(jù)”;另外則是考慮到思想上的聯(lián)系。他在“新民”下注曰:“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dāng)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痹谒磥恚懊婕纫颜f“明明德”,下面自當(dāng)是與“明德”有關(guān)的“新民”,若說是“親民”,則“文義”多少不夠聯(lián)貫。朱熹認為“今親民云者,以文義推之則無理”,多少有些夸大其詞,但他把“新民”與“明明德”、“止于至善”理解為一種并列關(guān)系,無疑是合理的。與此不同,王守仁則把“明明德”與“親民”看作是體用的關(guān)系:“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顯然不符合原義,且與后面的“止于至善”無法統(tǒng)一,故從文義的聯(lián)貫來看,“新民”無疑勝于“親民”。但王守仁主張恢復(fù)古本的“親民”,并非僅僅出于文義的考慮,而是對早期儒學(xué)政治理想的一種承接,他認為“說親民便是兼教、養(yǎng)意,說新民便覺偏了”,所謂“偏了”,便是指偏于“教”的一面。在他看來,早期儒家往往重視民眾的生養(yǎng)問題,主張先養(yǎng)后教,孔子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也是“養(yǎng)”之意大于“教”之意,所以“親民”顯然比“新民”更符合早期儒學(xué)的一貫主張。王守仁所論,可能是針對后儒“重教輕養(yǎng)”甚或“只教不養(yǎng)”的流弊而發(fā),有其自身的價值(9),但卻不足以解決《大學(xué)》“親民”、“新民”問題的爭論,因為《大學(xué)》雖然提出“修、齊、治、平”的政治理想,但其主要是屬于儒學(xué)內(nèi)部的“明德”系統(tǒng),而不是“事功”系統(tǒng)(詳下),從它的一些論述來看,也是重“教”(德)甚于重“養(yǎng)”(財),如“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彼詮摹洞髮W(xué)》的思想性格看,仍是“新民”比“親民”更接近原義。另外,從上下文看,《大學(xué)》的“親民”主要對應(yīng)的是“齊家”、“治國”,而作者在論述這些內(nèi)容時,依然側(cè)重的是“德”、“教”,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酥^一言僨事,一人定國”,“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君子賢其賢而要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边@同樣說明,《大學(xué)》的“親民”應(yīng)作“新民”。

  “新民”之后的“至善”,前人往往理解為“至善之行”,如孔穎達:“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學(xué)之道在止處于至善之行!敝祆湟舱J為“至善,則事理當(dāng)然之極也。”這種理解可能源于下面的一段文字:“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边@里的“仁”、“敬”、“孝”、“慈”等皆是指具體的人倫行為,而這段文字又是對“止于至善”的闡釋、發(fā)揮,故人們往往以此來理解《大學(xué)》的“至善”。但仔細辨析,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理解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沒有揭示出“至善”與“明明德”、“親民”的關(guān)系,使人無法看清二者的聯(lián)系;其次,先秦儒學(xué)中“仁”、“敬”、“信”等概念往往既指適用于所有人的普遍道德規(guī)范,又指具體人倫間的規(guī)定;與“至善”有關(guān)的往往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所以把“至善”理解為具體人倫的“至善之行”,顯然不合適。實際上,“為人君,止于仁……”及與其前面的“《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等語一樣,是對“止于至善”中“止”的解釋,而不是對“至善”的解釋,用它來理解“至善”乃是對原文的誤解。王守仁說“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注意到“至善”與“明德”、“親民”的關(guān)系,無疑勝于前面的解釋,但他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傳習(xí)錄上》),則顯然又是“六經(jīng)注我”了。其實“止于至善”就是下文的“明明德于天下”,《大學(xué)》的這兩段話實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作者先在文章的首段提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綱領(lǐng),又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也”一段里,通過“修、齊、治、平”等八條目對此作了進一步闡發(fā),前面說過,“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么,“止于至善”顯然是指修身的最終結(jié)果“明明德于天下”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學(xué)》的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實際是一個整體,后者是對前者的補充、發(fā)揮,并非在三綱領(lǐng)之外另有一個八條目,也并非在八條目之上還有一個三綱領(lǐng),二者不過是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述。明白這一點,不僅“止于至善”等問題可以得到理解,整個《大學(xué)》的思想結(jié)構(gòu)都可有一貫通。

  除了內(nèi)容之外,三綱領(lǐng)的關(guān)系同樣也是《大學(xué)》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一個問題。由于《大學(xué)》的表述方式,人們往往以為由“明明德”到“止于至善”是一個漸進過程,“明明德”是始,“止于至善”是終,二者之間有一段距離。其實不然,在作者那里,“明明德”與“止于至善”實際是密不可分的,在“明明德”時便應(yīng)以“止于至善”為目標,而只有確立了“止于至善”的目標,也才能真正地“明明德”。從這一點看,說《大學(xué)》是以“止于至善”為目標和出發(fā)點的,可能更為合適。三綱領(lǐng)后,作者接著說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知止”的“止”,朱熹注為:“所當(dāng)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那么,“知止”即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是“止于至善”,而這種目標一旦確立,思想就會有一定向,平靜而不妄動,對自身的境遇也能夠安然處之,能夠正確的思慮,能夠有所收獲、有所獲得。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慮”顯然不是一般的思慮,而主要是對如何“止于至善”的思慮,“得”也是對如何“止于至善”有所得,所以下面緊接著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朱熹注此句為:“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被究扇 _@樣作為道德實踐手段的“明明德”,與作為道德實踐目標的“知止”便呈現(xiàn)一種復(fù)雜而密切的關(guān)系:一方面,從“本末”來說,“明明德”是本,離開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便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從“終始”說,則“知止”是始,只有“知止”,只有確立了“止于至善”的人生目標,才能真正去“明明德”,才能真正去實現(xiàn)這一目標。明白了這一點,才能真正理解“大學(xué)之道”,也才能“近道矣”。

 。ǘ

  三綱領(lǐng)之后,作者又通過八條目對其作了進一步發(fā)揮,前面說過,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乃是一個整體,二者具有一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由此,我們也可以對《大學(xué)》中長期爭議的問題有一新的認識。《大學(xué)》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構(gòu)成所謂的八條目,而在這八項中,以“修身”為界,又可以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八條目的主體部分應(yīng)該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則是對修身的補充、說明。徐復(fù)觀先生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國治而后天下平’一句之后,接著便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⑽凑f‘一是皆以格物為本’,或‘一是皆以至知為本’;由此可知,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皆是修身的工夫!保10)甚是。因此,由“格物”到“平天下”并非“一條鞭”式的并列關(guān)系,而是一種交叉關(guān)系,《大學(xué)》的八條目也應(yīng)該只是四條目,“修身”以下四項,實際是對“修身”的進一步展開,嚴格說來,只是一項。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條目中,修身是內(nèi)在的明德,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在的事功,《大學(xué)》主張由明德到事功,把事功建立在明德的基礎(chǔ)上,與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與后者相比,更突出了修身的作用,“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以修身為條件,所謂“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而由修身出發(fā),便可能家齊、國治、天下平,所謂“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币酝藗冋f到《大學(xué)》的“修、齊、治、平”,往往從事功的角度去理解它,把它看作是經(jīng)世的經(jīng)驗和方法,其實不然,《大學(xué)》雖然提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對儒家的外王之學(xué)是一個發(fā)展,但它的重點是在內(nèi)圣而不是外王,它不主張脫離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而去建功立業(yè),經(jīng)世治國,相反,而是要求把經(jīng)世治國牢固地建立在明德的基礎(chǔ)上,這可以說是《大學(xué)》思想的一個基本特點,同時經(jīng)過思、孟的調(diào)整發(fā)展,成為儒家學(xué)者的一個基本立場。所以當(dāng)歷史上有人,如王安石、陳亮、葉適等,因注重制度的改革,或偏重外在的事功,對明德有所忽略時,往往遭到多數(shù)儒家學(xué)者的激烈反對,認為是“末也,非本也”,其原因就在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大學(xué)》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而不是說“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從《大學(xué)》的這一句式來看,在修、齊、治、平之上實際還有一個更高的“明明德于天下”,而修、齊、治、平則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過程和手段。“明明德于天下”與“平天下”并不相同,前者是就理想、道德實踐言,后者則是就現(xiàn)實、政治實踐言,但二者又存在密切關(guān)系,“平天下”為“明明德于天下”提供了保證,使其成為可能,而“明明德于天下”反過來又促使“平天下”的實現(xiàn)。因此,在《大學(xué)》那里,實際形成了這樣一種循環(huán)往復(fù)的道德實踐過程,一方面由修身出發(fā),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而“家齊、國治、天下平”則在更大范圍內(nèi)使明明德成為可能,使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去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平天下,使社會每一個人的道德生命都得到充分實現(xiàn),而社會每一個人道德生命的實現(xiàn),反過來又促使“家齊、國治、天下平”,如此延續(xù),不斷循環(huán)。而在這一過程中,“修身為本”與“止于至善”,個人與群體便在“明明德”上真正得到統(tǒng)一。

  “修身”以下,作者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四項對其作進一步闡發(fā),而這一部分在《大學(xué)》中爭議最多,故有必要作專門討論。什么是格物?向來是《大學(xué)》中最有爭議的問題,可以說,在思想史上很少有那個概念能象格物這樣,產(chǎn)生過這么多的分歧,這么多不同意見。其中較有影響的,如鄭玄認為“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保ā抖Y記正義》)按這種說法,“格物”乃“致知”的結(jié)果,而不是相反,顯然不符合《大學(xué)》的原義。朱熹則認為“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保ā洞髮W(xué)章句》)朱熹釋“格物”為“窮至事物之理”,有一定道理。不過他又認為格物的最終目的是“推極吾之知識”,即發(fā)明內(nèi)心先天具有的理,顯然又是主觀發(fā)揮了。王守仁認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也!薄案裎锶缑献印笕烁窬摹瘛。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保ā秱髁(xí)錄上》)這個解釋主觀性更強,離《大學(xué)》的原義也更遠。那么,格物的原義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大學(xué)》文本中去,從上下文義的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中去尋找解答。以往學(xué)者或偏重于文字訓(xùn)詁,或偏重于哲學(xué)闡發(fā),都有失片面。因為“格物”的“格”,歧義頗多,不勝枚舉,僅影響較大的就有“來”、“至”、“正”、“度量”(《蒼頡篇》)等數(shù)義,而“物”乃“大共名”,格物一詞,文獻中又沒有旁證,所以僅憑訓(xùn)詁,顯然難以找到答案;同樣,《大學(xué)》一些概念、命題的陳述不夠明確,為后人的哲學(xué)的闡發(fā)留下了空間,對思想、學(xué)術(shù)的發(fā)展可能不無裨益,但卻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們對其原義的理解。與此不同,《大學(xué)》雖然對格物等概念缺乏明確交代,但它的結(jié)構(gòu)卻相當(dāng)嚴謹,不僅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自成一體,而且上下文字互相照應(yīng)。所以由此出發(fā),庶幾可以找到格物的真實含義。

  前面已論述,《大學(xué)》的思想是由“修身”到“明明德于天下”的不斷實踐過程,而修身以下格、致、正、誠又是其手段和工夫,那么,格物、致知顯然不是一般的認識活動,而主要是對如何“明明德于天下”的認識活動,這可以從《大學(xué)》的表達方式看得很清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边@里,“格物”成為“明明德于天下”眾多條件中的一個,也是最終的一個;而“格物”雖然只是修身的工夫和手段,而不是“明明德于天下”的直接工夫和手段,但它卻和后者有著密切關(guān)系,是實現(xiàn)“明明德于天下”的一個重要條件。從這一點看,格物、致知與上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中的“慮”、“得”有某種相近之處,二者都是對“止于至善”(“知止”、“明明德于天下”與其基本相同,見上文)的思考、思慮,是對這一實踐活動過程的認識,只是兩段文字側(cè)重有所不同而已。那么,《大學(xué)》是如何“止于至善”呢?顯然即是由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過程,也即上文所說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終”,《大學(xué)》的格物顯然是指此而言,是“格”“身、家、國、天下”之物,即確立“身、家、國、天下”在“止于至善”中的地位和先后順序,以便“知所先后”,發(fā)生“修、齊、治、平”的實踐活動。因此,有學(xué)者主張“格物”即是“正名”(11),可謂切中肯綮。這不僅因為“格物”訓(xùn)為“正名”,有文字上的根據(jù)。如《方言》:“格,正也!薄睹献印るx婁》:“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壁w歧注:“格,正也。”《國語·楚語下》:“民神雜糅,不可方物!表f昭注:“方,別也。物,名也!薄胺轿铩本褪欠直媸挛锏拿麑嵒蛎,格物與其意近,都是正名的意思。而且也符合早期儒家的一般思想,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孔子把“正名”看作言順、事成、禮樂興、刑罰中、民措手足的條件和基礎(chǔ),與《大學(xué)》由格物而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邏輯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孔子所說的正名主要是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的等級名分,而《大學(xué)》的格物則說的是身、家、國、天下,但這二者并非截然對立的,只不過前者是從人倫關(guān)系講,后者是從實踐過程講,在精神實質(zhì)上仍是一致的。

  在先秦儒學(xué)中,正名從屬于禮,是禮的核心,因此《大學(xué)》的格物與禮有密切的關(guān)系,把它釋為“復(fù)禮”同樣是講得通的。明確了這一點,《大學(xué)》的“致知在格物”便容易理解。以往解釋致知者,或認為是由內(nèi)而外,“推極吾之知識”(朱熹),“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王守仁),或認為是由外而內(nèi),獲取外部知識,前者屬于主觀發(fā)揮,明顯不可取,后者雖有一定根據(jù),但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因為從孔子開始,儒學(xué)雖有重視“學(xué)”、“知”的傳統(tǒng),但并不主張不加選擇地認識外物,他們的認識對象既不是一般的物,也不是一般的事,而主要是指“人事”,尤其是指禮,這在早期儒學(xué)歷史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12)。而把致知理解為“即物窮理”,獲取外部知識,顯然沒有反映出“致知”的這一特點。另外,《大學(xué)》的“致知”與“明明德于天下”具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是實現(xiàn)“明明德于天下”的必要條件,而若按上面的理解,顯然沒有將這種聯(lián)系揭示出來。其實,《大學(xué)》的致知主要是對“正名”,也即身、家、國、天下而言的,是對修、齊、治、平實踐活動的知,而這種知在當(dāng)時主要屬于禮,因而它又主要是對禮的知,這即是《大學(xu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表達的意思所在。因為《大學(xué)》不僅講“致知”,還講“知止”,致知與知止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知止是就人生理想言,規(guī)定了致知的目標和內(nèi)容,而致知則是就具體實踐言,服從于知止的需要,而致知與知止正是通過格物,也即是“正名”統(tǒng)一起來,所以脫離知止談?wù)撝轮,把致知簡單理解為對外物的認知,顯然沒有理解《大學(xu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真正含義。相反,如果理解了致知不是一般的知,而是關(guān)于修、齊、治、平之知,不僅上下文意可以豁然貫通,而且《大學(xué)》所謂“闕文”問題也可迎刃而解!洞髮W(xué)》在提出三綱領(lǐng)、八條目后,接著對其各項作了進一步闡發(fā),而惟獨對“致知在格物”沒有具體說明,故朱熹認為“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并專門作補注一章。朱熹的補注后人或有微詞,但《大學(xué)》有闕文的意見卻被多數(shù)學(xué)者接受,如馮友蘭先生也認為“惟所謂致知格物,下文未詳細論及”(13),有學(xué)者雖然反對《大學(xué)》有闕文之說,但他們又試圖在別的章節(jié)中尋找本章的說明文字(14),實際同樣承認本章存在闕文。其實,以上看法都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大學(xué)》的“格物致知”所致,前面說過,《大學(xué)》的格物是“格”“身、家、國、天下”之物,致知是“致”“修、齊、治、平”之知,而《大學(xué)》一文正是對此內(nèi)容的展開,“格物致知”之旨已體現(xiàn)在文章的整個結(jié)構(gòu)之中,故不再需要專門說明,若有說明,反顯重復(fù)、累贅,這就是《大學(xué)》“致知在格物”下有“闕文”的原因所在,由此也可以反證,釋“格物”為正名,完全符合《大學(xué)》的本義。

  格物、致知以下,作者又提出正心、誠意二項,有學(xué)者認為“《大學(xué)》提出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這是繼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后的一大發(fā)展!保15)在我們看來,這種說法多少有些夸大其詞,《大學(xué)》不僅沒有達到性善的高度,它所言心也與孟子有較大差距,這是《大學(xué)》時代特征的體現(xiàn),也是理解《大學(xué)》思想的關(guān)鍵所在。那么,什么是“誠其意”呢?作者對此有明確的說明: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說文》:“意,志也!薄罢\其意”即保持意志、意念的誠敬,不自欺欺人,就象“惡惡臭,如好好色”是出自本能一樣,在作者看來,這樣就作到了慎獨。值得注意的是,《大學(xué)》的慎獨與《五行》相近,而與鄭玄以來的理解不符。簡帛《五行》云:“能為一,然后能為君子,慎其獨也!辈瘯段逍小ふf》亦云:“獨然后一,一也者,夫五為一心也,然后得之!鄙鳘毷侵溉柿x禮智圣“五行”統(tǒng)一于心,與心為一,這與《大學(xué)》的“誠其意”意思是相近的,只不過前者是對仁義禮智圣“五行”而言,后者是對“誠”而言,但這只是概念系統(tǒng)的不同,究其精神實質(zhì),仍是一致的。鄭玄看到上文有“小人閑居為不善”,又以為閑居是指“獨處也”,故將慎獨理解為“慎其閑居之所為”(鄭玄語),是對文義的誤解。其實,上文中的“小人閑居為不善”并不是“慎其獨”的直接原因,而是要說明“誠于中,形于外”。它是說,小人平時喜歡作不好的事情,當(dāng)他見到君子后,卻試圖偽裝自己,“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然而人們的內(nèi)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偽裝是偽裝不了的;同樣,平時好的意念和想法也可以在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文章省略了這個環(huán)節(jié)),這就叫“誠于中,形于外”。因此這里并不是說,因為“小人閑居為不善”而要“慎其獨”,而是說因為“誠于中,形于外”所以才要“慎其獨”,而“小人閑居為不善”不過是作為一個例子,用以說明“誠于中,形于外”這個事實。其實,在先秦文獻中,閑居也并不完全是指“獨居”,如“孔子閑居,子夏侍”(《禮記???? b?middot;孔子閑居》),既然有人“侍”,顯然就不是獨居了,所以文中的“閑居”應(yīng)當(dāng)理解為閑暇而居,或平時而居,從上文的內(nèi)容來看,這樣的理解可能更為合適。因此,《大學(xué)》的慎獨與“誠其意”實際是一致的,它是指內(nèi)在的精神狀態(tài),而與獨居、獨處根本沒有關(guān)系。“誠其意”即慎獨,它表現(xiàn)為前后相續(xù)的兩個階段,首先是“誠”對意志念念相續(xù)的持守、把持,是真實無妄的內(nèi)心狀態(tài),其次是在“誠其意”的基礎(chǔ)上“誠于中,形于外”,直接發(fā)顯為道德行為。因此,有學(xué)者主張《大學(xué)》的“誠”是一種道德本體,具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與《中庸》的“自誠明”相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學(xué)》在肯定“誠于中,形于外”的同時,又提出“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認為“誠其意”要以“致其知”為條件,需要得到后者的補充、培養(yǎng),這一思想顯然又與《中庸》的“自明誠”相似。因此,《大學(xué)》的“誠其意”既是內(nèi)在的精神體驗,又包含了外在的經(jīng)驗認知,既是由內(nèi)而外,又是由外而內(nèi),它后來發(fā)展為《中庸》“自誠明”和“自明誠”,而在《大學(xué)》這里,則統(tǒng)一在“正心”的工夫之內(nèi)!罢\意”之上,作者又提出“正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文中的“身有所忿懥”,程頤改為“心有所忿懥”,甚是。此章討論“正心”,主詞當(dāng)然應(yīng)當(dāng)是“心”,若主詞是“身”,則下一句“不得其正”是“身”不得其正,且與后面“心不在焉”無法統(tǒng)一,顯然難以講通!靶挠兴迲痢睅拙涫钦f“心”往往容易受生理情緒、身體感官的影響而“不得其正”,而“心不在(正)焉”(16),經(jīng)驗感官便無法正常發(fā)揮作用。這里作者似乎只談到“正心”的必要性,而對如何“正心”沒有提及,其實從前面“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來看,“正心”實際包括了“誠意”與“致知”兩個方面,它要求從道德意志與經(jīng)驗認知兩個方面發(fā)揮“心”支配作用,將其從情緒、欲望中超拔出來,恢復(fù)自由和主動。因此,《大學(xué)》的“正心”實際是一種二元的方法,而這一方法后又被《中庸》、《五行》進一步發(fā)展,并分別對孟子、荀子的思想發(fā)生影響。

  (三)

  《大學(xué)》的學(xué)派歸屬和地位如何呢?這在學(xué)術(shù)史上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宋代學(xué)者多認為《大學(xué)》屬于思孟的內(nèi)在派,在宋儒構(gòu)造的道統(tǒng)系統(tǒng)中,《大學(xué)》是與曾子聯(lián)系在一起,而與子思的《中庸》,孟子的《孟子》一脈相承,前后相續(xù)。如朱熹《大學(xué)章句序》云:“及周之衰,賢圣之君不作,學(xué)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fēng)俗頹敗,時則有若孔子之圣……于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后世……三千之徒,蓋莫不聞其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于是作為傳義,以發(fā)其意。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宋明理學(xué)中的陸、王一派也持這種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宋明理學(xué)中兩派雖然都認為《大學(xué)》屬于思孟的內(nèi)在派,但對《大學(xué)》的理解上卻存在很大差別,朱熹補《大學(xué)》“格物致知”章,實際是突出、強調(diào)了《大學(xué)》向外求索的一面,而王守仁恢復(fù)《大學(xué)》古本,釋“格物”之“物”為“事”,又以為“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傳習(xí)錄上》),則是要把《大學(xué)》重新拉向內(nèi)在的一面。在宋明理學(xué)家推崇的“四書”中,《大學(xué)》一直是程朱、陸王兩派爭論的焦點,表明《大學(xué)》的思想確具有其特殊性。近代以來,學(xué)者多認為《大學(xué)》一書晚出,與此相應(yīng),對《大學(xué)》的學(xué)派屬性也提出了不同看法。馮友蘭曾撰《〈大學(xué)〉為荀學(xué)說》(17),認為《大學(xué)》為荀學(xué)一派著作,“《大學(xué)》中所說‘大學(xué)之道’,當(dāng)亦用荀學(xué)之觀點以解釋之。”“蓋當(dāng)時荀學(xué)之勢力,固較漢以后人所想象者大多多也!瘪T氏認為《大學(xué)》成書于秦漢之際,雖然難以成立,但他看到《大學(xué)》與荀學(xué)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卻并非完全無據(jù)(18),故其觀點被許多學(xué)者接受,一時影響很大。但也有持不同意見者,如徐復(fù)觀先生雖然肯定《大學(xué)》成書于秦漢之際,但認為“《大學(xué)》乃屬于孟子以心為主宰的系統(tǒng),而非屬于荀子以法數(shù)為主的系統(tǒng)。”(19)與馮氏的觀點可謂針鋒相對。

  那么,如何看待關(guān)于《大學(xué)》的爭論呢?我們認為以上看法忽視了《大學(xué)》思想的復(fù)雜性和特殊性,有失之簡單化的嫌疑,因而并不可取。我們知道,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了仁和禮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后被孟子和荀子分別加以發(fā)展,演化為兩個不同的思想體系。但這一過程是逐步完成的,在孟子、荀子那里,兩種思想達到成熟和獨立,但在其中的過渡階段中,兩種思想則往往糾纏、交織在一起,呈現(xiàn)出復(fù)雜的面貌,這一特點在《大學(xué)》甚或《中庸》、《五行》中均有所表現(xiàn),實際上《大學(xué)》以及《中庸》、《五行》在思想史上地位即在于它們思想的過度性,在于它們思想的二元傾向,在于它們對以后的孟學(xué)、荀學(xué)均有所影響。因為先秦儒學(xué)思想的發(fā)展并非是單線的,而是復(fù)合的,只是這一特點以往被我們忽略而已。宋代理學(xué)家受道統(tǒng)論的影響,認為《論語》、《大學(xué)》、《中庸》、《孟子》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體現(xiàn)了共同的“道”,看不到《大學(xué)》與《孟子》之間的差別,因而是非歷史的;近代以來的學(xué)者則喜歡用孟、荀的差別去看待以前的思想,結(jié)果往往各執(zhí)一詞,產(chǎn)生不必要的分歧。既然《大學(xué)》是過渡階段的產(chǎn)物,那么,它對以后的孟學(xué)和荀學(xué)各有什么影響呢?我們認為,首先,《大學(xué)》強調(diào)“以修身為本”,主張由修身達到天下的平治,這種由“內(nèi)圣而外王”的實踐方法顯然直接影響到孟子,而與荀子關(guān)系不大。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约啊耙圆蝗倘酥,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公孫丑上》)正是對前者的發(fā)展;荀子雖然也講修身,但他所謂的修身主要是通過實踐外在的禮儀來完成,是由“立外王而成就內(nèi)圣”(20),與《大學(xué)》思路并不相同。

  其次,《大學(xué)》講“正心”,以“正心”為修身的主要手段,而“正心”又包括“誠意”與“致知”兩個方面,“誠意”由內(nèi)而外,“誠于中,形于外”,表現(xiàn)為內(nèi)在自覺活動;而“致知”前面說過,主要是對禮的知,它由外而內(nèi),以外在的“知”(禮)使心得到充實、安頓!洞髮W(xué)》的心似具有道德心與認知心的雙重內(nèi)含,前者影響了孟子,后者則啟發(fā)了荀子。

  還有,《大學(xué)》以“明明德于天下”為“至善”,把最高的價值追求落實在天下每個人的“明德”之中,使其內(nèi)在化、精神化,這顯然與思孟一派關(guān)系密切,而與荀子重視外在的制度禮儀,以“禮義法度”為最終的歸宿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大學(xué)》的思想雖具有二元的傾向,對以后孟子、荀子均有所影響,但就其思想的主要性格而言,似與思孟一派關(guān)系更近,將其看作思孟學(xué)派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可能更為合適。

  注釋:

  1、 李學(xué)勤先生最早注意到這一點。參見李學(xué)勤《郭店楚簡與儒家經(jīng)籍》,《中國哲學(xué)》第二十輯。

  2、 參見拙文《〈大學(xué)〉早出新證》,《中國哲學(xué)史》2000年第3期。

  3、 郭沂:《〈大學(xué)〉新論》,載《新儒家評論》第二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版。

  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臺北中正書局1969年版,第369頁。

  5、 徐復(fù)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九章《先秦儒家思想的綜合棗大學(xué)之道》,第282頁,臺灣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版。

  6、 又名《伊川先生改正大學(xué)》,收入《二程集》第四冊《河南程氏經(jīng)說》卷五。

  7、 朱熹:《大學(xué)或問》上,載《朱子四書語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8、 郭店簡“親”字有兩種寫法,除寫作“新”外,又作“ ”。(這個字寫作“上四下辛”。)

  9、 徐復(fù)觀先生對此曾有很好的論述,參見《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293—294頁。

  10、 徐復(fù)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279—280頁。

  11、 楊柳橋:《〈大學(xué)〉的“格物”即是〈論語〉的“正名”》,《哲學(xué)研究》1978年,12期。

  12、 參見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73頁,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3、 馮友蘭:《〈大學(xué)〉為荀學(xué)說》,《古史辨》第四冊。又見《中國哲學(xué)史》上冊,第十四章《秦漢之際儒家》,中華書局1961年版。

  14、 如郭沂認為“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療o情者不得盡其辭。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為“格物致知”的傳文,詳見上引《〈大學(xué)〉新論》。

  15、 參見徐復(fù)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282—283頁。

  16、 有學(xué)者指出,“心不在焉”的“在”當(dāng)為“正”之誤,因為“此章釋‘正心’,所討論的是心的‘正’與‘不正’,而不是心的‘在’與‘不在’”。見上引郭沂文。

  17、 收入《古史辨》第四冊,中華書局1930年版。

  18、 馮友蘭先生認為《大學(xué)》源于荀學(xué),主要有以下根據(jù):1,《大學(xué)》“止于至善”,是來自《荀子·解蔽》的“止諸至足”。2,《大學(xué)》“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及“此之謂挈矩之道也”,來自《荀子·不茍》“操五寸之矩,盡天下之方”,《非相》“圣人者,以己度者也”。3,《大學(xué)》言“正心”,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來自《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一段。4,《大學(xué)》言致知格物,來自《荀子·解蔽》“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一段。

  19、 徐復(fù)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276頁。

  20、 關(guān)于孟、荀對內(nèi)圣外王的不同理解,參見蔣年豐《從思孟后學(xué)與荀子對“內(nèi)圣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巨流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版。

  論文出處(作者):

  荀悅政治思想簡論

  孟子的“仁義內(nèi)在”說

【《大學(xué)》新解-兼論《大學(xué)》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相關(guān)文章:

論禮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11-21

淺析普希金在俄國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03-15

《大學(xué)問》來歷說考異-兼論其非陽明晚年定論03-04

論公司CEO的法律地位03-18

論電子證據(jù)的獨立地位03-19

論電子證據(jù)的法律地位03-22

淺談勞動價值論新解釋03-07

論大學(xué)圖書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03-18

論誠信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地位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