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戲曲功能論

時間:2023-03-18 20:24:51 文化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戲曲功能論

  [摘 要]文學的社會功能是文學價值的體現(xiàn),明清女性以序跋的方式表達了她們對戲曲文學價值的獨特認識。除了推崇戲曲具有維護封建倫常、批評不良風氣的風教功能外,她們又由女性自身地位和遭遇的聯(lián)想引發(fā)出對戲曲抒情功能的認同與提倡;同時借戲曲藝術以表達她們建功立業(yè)、不甘雌伏的名世愿望。盡管她們的視野不及男性開闊,且多為感性的體悟,但話語中時常透露出強烈的女性自我認同意識。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戲曲功能論

  [關鍵詞]女性批評;戲曲序跋;風教功能;抒情功能;傳名功能

  文學的社會功能是文學價值的體現(xiàn),文學作品一經(jīng)產(chǎn)生便作用于社會生活,發(fā)揮其社會功能。當一種文學形式在特定時代,被一定的創(chuàng)作群體選擇和運用時,它就具有了與創(chuàng)作群體相同的社會性,創(chuàng)作群體的社會人生觀也通過這種形式得到了更充分的表達。戲曲在元代得以成熟和確立,又在明清兩代得到發(fā)展,除了它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之外,對戲曲功能的強調(diào)以提高其文學地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從社會性別群體來區(qū)分,男性對戲曲的社會功能的多元性,如認識功能、審美功能、抒情功能等,認識更全面、更深刻。女性由于社會性別地位的限制和文化話語權的缺失,她們主要通過題寫序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戲曲藝術的理解,其批評視野相對較窄,但獨具女性話語色彩,在古代戲曲批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學術界尚未見有專文論述。

  一 “禮樂之用,莫切于傳奇”:戲曲風教功能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特別重視文學的教育功能。漢代毛萇在《毛詩序》中提倡“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風教,移風俗”的詩教觀,強調(diào)文學對社會、人生的重大意義的思想,在戲劇學家那里得到了積極的響應。夏庭芝(約1325—1386以后)作《青樓集,志》時,曾竭力把雜劇納入美風教、厚人倫的軌道,“院本大率不過謔浪調(diào)笑,雜劇則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湯》、《比干剖腹》,母子如《伯瑜泣杖》、《剪發(fā)待賓》,夫婦如《殺狗勸夫》、《磨刀諫婦》,兄弟如《田真泣樹》、《趙禮讓肥》,朋友如《管鮑分金》、《范張雞黍》,皆可以厚人倫,美風化”。夏庭芝在比較宋金雜劇與元雜劇的異同時,特別強調(diào)了雜劇蘊含的思想內(nèi)容,具有淳厚人倫、美化風尚的作用。較早地從理論上加以闡發(fā)的是文學家楊維楨(1296—1370),他在《優(yōu)戲錄序》中提出,“太史公為滑稽者作傳,取其談言微中,則感世道者深矣”,并引孔子語闡述其對優(yōu)伶的諷諫作用的重視,“予聞仲尼論諫之義有五。始曰‘譎諫’,終日‘諷諫’;且曰‘吾從者諷乎!’”以著名的優(yōu)人如旃、谷那律等微言諷諫,使君主知過而改的事實為證,指出優(yōu)伶“皆一言之微,有回天倒日之力”,收到警世、喻世、明世的藝術效果。

  面對中國文學很早便形成的重風教、重實用的傳統(tǒng),位卑身賤的女性在戲曲批評中推崇戲曲作品的教育功能。較早提及戲曲的風教作用的是晚明秦淮小姐馬麗華,她在《陌花軒雜劇·敘》中說道:“塵寰情態(tài),被君三寸舌盡而吐矣。君則曰:‘匪有所指!瘍z則曰:‘殆甚十指哉!第假而名,用存忠厚耳。奏之王公之前不為褻,歌之間里有所懲。然則斯刻也,詎徒廣戲場一粲已耶?儂所弗信矣!秉S方胤《陌花軒雜劇》由七個雜劇構成,除《倚門》四折外,其他六劇《淫僧》、《再醮》、《偷期》、《督妓》、《孌童》、《懼內(nèi)》均一折,所演多為鄙褻之事。雖然黃氏所撰劇本立意不高,大都為社會不良情態(tài)的反映,但馬麗華能透過劇本反映的社會情狀,發(fā)掘出其蘊含的社會批評意義,指出劇本不是在廣場上以博一笑的鬧劇,能夠起到“存忠厚”風教作用和“閭里有所懲”的警示作用。

  錢塘(今杭州)女詩人、戲曲家林以寧(1655-約1730)更加明確地強調(diào)戲曲的教育作用,她說:“治世之道,莫大于禮樂。禮樂之用,莫切于傳奇。愚夫愚婦每觀一劇,便謂昔人真有此事,為之快意,為之不平,于是從而效法之。”正是出于對戲曲的教育功能的深刻認識,她對《西廂記》表示出強烈的不滿,認為鶯鶯貴為相府千金之尊,為情所動,自薦枕席于婚前,實為敗俗傷風之舉。指出“君子為政,誠欲移風易俗,則必自刪正傳奇始矣。若《西廂》者,所當首禁者也”。但她對同樣以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牡丹亭》卻推崇備至,認為“其禪理文訣,遠駕《西廂》之上,而奇文雋味,真足益人神智,風雅之儔,此可以毀元稹、董、王之作者也”!段鲙洝贰ⅰ赌档ねぁ范紝懪哟竽懽非笞杂蓯矍榛橐,婚前都與心儀的才子有過性行為。但二劇在處理的方式上明顯不同:鶯鶯婚前以千金之軀自薦枕席于張生;而杜麗娘在征得父母之命前,其行為的發(fā)生不是在夢中,就是已成為鬼魂,與現(xiàn)實肉體無涉,其婚前行為并未真正超越封建倫理道德規(guī)范,因此林以寧認為此劇“名教無傷,風雅斯在”。由此看來,林以寧與當時一般的保守男性批評家一樣,她的風教觀念是比較保守的,這可能緣于家庭教育的影響。她在《贈言自序》中說:“余少從母氏受書,丸熊畫狄,無間曉夜,若忘為女子者。少間,則取古賢女行事。諄諄提命,而尤注意經(jīng)學。嘗曰:‘吾愿汝為大儒,不愿汝為班、左也。’”可見她從小就受到了特別注重道德操守的教育。但她并不同于頑固的封建衛(wèi)道者,認為“或尚有格而不能通者,是真夏蟲不可與語冰,井蛙不可與語天,癡人前安可與人喃喃說夢也哉”,是不值得與他們較論的。因為“杜麗娘之事,馮(憑)空結撰,非有所誣”,而且杜麗娘恰如其分地把握“情”的尺度,“托于不字之貞,不礙承筐之實”,并沒有真正逾越禮教規(guī)范。林以寧對《西廂記》的不滿,蘊含了一層男性批評家所不具備的文化內(nèi)涵。她在序文中指出,元稹創(chuàng)作動機不純,他為發(fā)泄私憤而作的《會真記》,因而是一部“欲亂其表妹而不得”的誣陷之作,并聯(lián)系元稹當時創(chuàng)作時被“批頰”的情境予以說明。而董解元、王實甫、金圣嘆之輩不辨是非,或“聯(lián)綴方語”,或“捃摭舊詞”,或“妄牽禪理,又指為文章三昧”,其文學價值本身就不高,況且“徒使古人受誣,而俗流惑志,最無當于風雅者也”,所以《西廂記》是“所當首禁者也”。她的這種激切的言論主要是出于對女性人物形象的維護,是女性性別意識認同的結果。

  女性強調(diào)戲曲的風教功能,除了維護封建倫常外,還有另一個層面的含義,即以對不良風氣的批評來提高人們的社會認識能力?鬃釉缫烟岢龅脑姟翱梢杂^”觀點,不斷得到后世儒學大師的發(fā)揮和文學家的闡釋,女性也重視戲曲“觀”的功能。桐城女詩人兼劇作家張令儀(1668-1752),創(chuàng)作了《乾坤圈》和《夢覺關》,兩劇均佚,從她的題辭中可以看出,是作者有關人生與社會思考的作品。她在《夢覺關·題辭》中云:

  “乾坤一大夢場也。自混沌初分,至于今日,篡殺爭奪,恩仇不爽,無往而非夢。……予偶閱稗官家所謂《歸蓮夢》者,見其癡情幻境,宛轉纏綿,幾欲隨紫玉成煙,白花飛蝶。忽而明鏡塵空,澄潭心徹。借老僧之棒喝,挽倩女之離魂,得證無上菩提,登彼覺岸。于是芟其蕪穢,編為劇本,名曰《覺世關》。吾愿世之讀者,要當知夢幻泡影,水月空花,本來無著。佛經(jīng)有云: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受者相。四大本空,情生何處。編是劇者,亦本我佛慈悲之意云爾。”

  作者有感于世人對名利的追逐,以致“篡殺爭奪,恩仇不爽”,受小說《歸蓮夢》的啟發(fā)而作《夢覺關》。中年喪偶的她,生活惟艱,她在《蠹窗詩集·自敘》中寫道:“夫子以屢躓鎖闈,赍志而歿。兒子鑾、衣食于奔走。予寂寞孤幃,風雨之悲,門閭之望,無可抒發(fā),或歌以當哭,或詩以代書,叢雜無章,尤不自修飾,豈得自附于風人之末哉?”現(xiàn)實的苦難強化了作者對社會的認識,題辭中飽含作者救世的良苦用心!额}辭》的空幻是作者的人生酸楚的痛苦經(jīng)驗,但她并未絕望,而是本“我佛慈悲之意”,“棒喝”那些癡迷于名利場和情場的癡男怨女,以破除世俗之人的癡情夢幻。

  強調(diào)戲曲的教化功能,其目的也是為了提高戲曲的文學地位。中國戲曲最早來自民間,歷來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技”,是詩文之外的邪宗。為扭轉這種世俗偏見,文學家們或引用孔子等先圣之言,或與儒家經(jīng)典《詩經(jīng)》等對舉,或與鴻儒老僧講經(jīng)說法對照,突出戲曲的社會功能,以提高其文學地位。女性批評者采取了同樣的批評策略。山陰(今紹興)女詩人王端淑(1621-17067)在李漁《(比目魚)傳奇·敘》中說:“笠翁以忠臣信友之志,寄之男女夫婦之間。而更以貞夫烈婦之思,寄之優(yōu)伶雜伎之流。稱名也小,事肆而隱。……笠翁獨以聲音之道與性情通。情之至,即性之至。藐姑生長于伶人,楚玉不羞嵩鄙事,不過男女私情。然情至而性見,造夫婦之端,宅朋友之交,重以國事滅恩,漪蘭招隱,事君信友,直當作《典》《謨》訓誥觀!薄侗饶眶~》敘書生譚楚玉與女伶劉藐姑的悲歡愛情,事見李漁小說《連城璧》“譚楚玉戲里傳情,劉藐姑曲終死節(jié)”篇。王端淑認為李漁在創(chuàng)作這個劇本時,“以忠臣信友之志,寄之男女夫婦之間”,以男女之私情寫人類共有之情,用戲曲的形式寫“貞婦烈夫”,符合儒家的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有利于道德風教,應該作為后世道德的范本。她推崇《比目魚》的道德力量,也就把戲曲納入了中國傳統(tǒng)道德倫常范疇,同時也為提高戲曲的文學地位增加了一個范例。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戲曲功能論】相關文章:

不是愁人也斷腸—論朱淑真女性詞特色05-10

論個人所得稅調(diào)節(jié)收進的功能及其模式的選擇06-04

對立、融合與超越—論《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女性主義的升華05-18

制度的功能06-06

論悔恨05-07

明清時期徽州社會陋俗的特點及應對05-21

論馬克思哲學的生存論指向05-29

論稅權劃分05-11

論批判的終結05-28

論概念設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