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視域中的比較文學問題-平行本質與文學平行本質的比較研究
【內容提要】本文從比較文學與哲學互相滲透的角度,通過探討比較文學所包括的各不相同的比較組合之間的聯(lián)系,為比較文學提出一種新的定義,即:“比較文學是文學平行本質的比較研究”。文章認為,比較文學所比較的對象,都是既有共同本質,又有特殊本質的文學領域、藝術領域或思維領域中的事物。這些事物互相之間既依存,又不可替代,與歐幾里得幾何學中平行線之間既保持同向,又不重疊,形成象喻關系,故稱為“平行本質”事物。文章在新定義基礎上,提出比較文學在方法論上具有需要平行雙比較尺度,需要構筑平行雙比較平臺等思辨特征,并探討了比較文學中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的哲學視角轉換問題。 (一)引言概念和范疇的模糊性,是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區(qū)別。但是,在人文各類學科中,像比較文學這樣在概念和范疇上幾番變動的情況,卻也不是很多的。這說明比較文學是一個相當復雜而內涵深刻的學科。比較文學傳入中國后,概念和范疇前后也有過變化。這主要表現(xiàn)在,同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是否應該包括在比較文學范疇內的問題。事實上,一國之內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屬于比較文學范疇,這在理論上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當比較文學在20世紀80年代,在國內再度引起人們關注的時候,還是拒絕了國內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那時的許多比較文學專家,堅持比較文學是“國際文學關系史”的概念。國內民族文學關系研究,是一個國家之內的文學關系研究,當然不能包括在比較文學范疇之內。后來,隨著對比較文學概念的重新認定,才將國內民族文學關系研究也包括在比較文學的范疇 ① 。比較文學的復雜性,主要在于它涉及到一個有很強主體性的學科,即民族學或者說民族關系學,涉及到當代一些敏感問題,如當代國家之間、區(qū)域之間文學與文化關系問題,包括東西方之間文學與文化關系問題,以及關于“世界文學”和“整體文學”概念的理解問題。這使得比較文學概念中,包含多重的價值判斷。比較文學的復雜性,也表現(xiàn)為學理性問題。例如,將不同民族文學、不同語種文學、不同文化文學、不同國別文學之間關系研究,都稱為比較文學的深層根據(jù)是什么?比較文學與一般的文學比較,根本的不同在哪里?為什么文學與文學之外人類思維其他領域的比較研究,也可以納入比較文學?等等。(二)哲學視域中的比較文學本體論問題這里嘗試從學理分析和價值判斷的雙重角度,為比較文學提出新定義。即:比較文學是研究文學平行本質相互關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 ② 。比較文學包括不同民族文學關系研究、不同語種文學關系研究、不同文化文學關系研究、不同國別文學關系研究等文學內部關系研究,以及在藝術領域中文學與藝術其他門類之間關系研究,在藝術領域之外文學與人類思維其他領域之間關系研究等幾個部分。不同民族文學關系研究是比較文學概念的基石。狹義上也可以說,比較文學主要是研究不同民族文學之間關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如何對待各民族文學與文化之間關系,如何對待不同國家文學與文化之間關系,如何對待東西方文學與文化之間關系,是當代人類社會面對的重大課題。比較文學研究的對象主體,屬于這個重大課題。因此,比較文學既是一門歷史學科,也是一門未來學科。在這個定義中,最主要一點,是提出了一個新的哲學概念,即“平行本質”概念。確立這個哲學概念,是確立比較文學上述定義的關鍵。從不同民族文學關系角度考察,比較文學以研究文學的共性與個性關系、個性與個性關系為基本內容。這使比較文學在研究本體、研究方法和價值取向上,都包含哲學意義。用“文學平行本質的比較研究”概括比較文學的本體特征,一方面使比較文學進入哲學視域,另一方面也推動從比較文學出發(fā)的哲學范疇的探討,實現(xiàn)比較文學與哲學之間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在平行本質概念中,“平行”既取意于幾何學意義,又不完全囿于幾何學意義,是一種象喻性質的平行。幾何學中的平行是一種關系表述。在歐幾里德幾何學中,平行的最簡單例證,是說兩條或者若干條直線保持相同的方向,但又不重疊。從哲學視域考察,在這樣的兩條或者若干條直線之間,存在著既互相依存又各自獨立,既有共同走向又不重疊,既不合一又不分離的二重關系。平行本質概念中的平行,則是借用幾何學平行中的二重關系,表示一般事物之間在本質上的二重關系。例如,一組事物各成員之間,同而有別,異而有同,又依存又對峙,既不合一,也不分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獨立而又屬于某個共同范疇,等等。事物之間的這類二重關系,這里取意幾何學術語,稱為“平行本質”關系。從本質上著眼事物之間的關系,首先可以提出 的是“同質”關系和“異質”關系兩種分類形態(tài)。在本質劃分上可以歸為同一本質的事物屬于“同質”關系事物,在本質劃分上不能歸于同一本質的事物屬于“異質”關系事物。提出“平行本質”概念,意味將事物之間的本質關系由兩種形態(tài)轉換為三種形態(tài),即:“同質”關系、“異質”關系和“亦同亦異質”關系。但是,用“亦同亦異質”這個詞表述本質之間的第三種關系,實際上是“同質”概念和“異質”概念的`延伸形式。在這樣的概念表達式中,仍然具有否認“亦同亦異質”關系可以成為獨立形態(tài)的性質,不能充分顯示“亦同亦異質”關系的豐富內容。因此,提出“平行本質”概念,表示“亦同亦異質”關系。這樣,事物之間的關系,就出現(xiàn)如下表述形式,即:“同質”關系、“異質”關系和“平行本質”關系。其次應該提出的是,事物的共同本質與特殊本質之間的種屬關系形態(tài)。平行本質在這里,基本的出發(fā)點是特殊本質與特殊本質之間,既有本質相同,又有本質差別的二重關系。在以往的觀念中,關于特殊本質的認識經常是側重于現(xiàn)象和形式角度的關注,忽視其中的本質因素,或者側重于共同本質與特殊本質之間的種屬關系,忽視特殊本質與特殊本質之間的并存關系。提出平行本質概念,就是要確認特殊本質也是本質,關注特殊本質和特殊本質與特殊本質之間的關系,在認識和社會實踐中的獨立意義。所有平行本質關系中的事物都有兩個最基本特征。其一,這些事物,具有共同本質,如同平行線之具有共同走向和不分離;其二,這些事物,存在不同本質,如同平行線之不能重疊和互相替代。平行本質定義源于事物之間的二重關系。只有同時滿足這樣兩個條件,才構成事物之間的平行本質關系。文學也是一種事物。文學這種事物,從內部按民族可以劃分為穩(wěn)定的次一級文學事物。例如,甲民族文學、乙民族文學、丙民族文學,等等。這些被劃分為甲民族文學、乙民族文學、丙民族文學的次一級文學事物,不僅具有文學共同本質,而且各有自己特殊本質。正是因為這些次一級文學事物之間,存在共同本質,才可以同時納入文學這個共同的范疇;也正是因為在這些次一級文學事物之間,各自有自己特殊本質,這些被稱為甲民族文學、乙民族文學、丙民族文學的不同文學事物,才能夠獨立存在和互相不可替代。無數(shù)經驗說明,在審美領域里,既不可以簡單地用甲民族審美理想替代乙民族審美理想,也不可以簡單地用乙民族審美理想替代甲民族審美理想,并且至今也還沒有出現(xiàn)能夠同時囊括所有民族審美理想的一種“共同”審美理想,當然也不存在一種可以同時囊括所有民族文學個性的“共同”文學。這些既有文學共同本質,又有文學特殊本質的各個民族文學,相互之間構成如同上面提到的平行本質關系。比較文學研究不同民族文學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相對于研究某個民族文學的內部關系,相對于研究文學一般規(guī)律,比較文學是關于文學平行本質的比較研究?杀刃猿31徽J為是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條件 ③ 。從可比性出發(fā),比較研究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同質內部可以替代型比較研究,另一種是平行本質之間部分不可以替代型比較研究。一般文學比較,屬于同質內部可以替代型比較研究。比較文學中的不同民族文學,屬于平行本質關系,這使得關于它們之間的比較研究,具有部分不可替代的性質。這就是說,比較文學是因為在做文學平行本質之間的比較研究,屬于部分不可替代型比較研究,從而與一般文學比較形成根本性區(qū)別。平行本質關系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不同民族文學之間是平行本質關系,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也是平行本質關系,生物界與無機界之間也是平行本質關系,等等。將平行本質概念注入比較文學,就可以顯示出比較文學所包含的深刻哲學意義。在比較文學涉及的文學內部比較組合中,不同民族文學關系是一個基本組合。民族是人們在一定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xiàn)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共同體。在民族的定義中,包括著語言、地域、文化等內容。這些內容,在形成民族文學之間的本質性差別方面,具有普遍意義。國家則是民族利益的最高形式。這就是說,從關于民族的定義中,以及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語種文學關系,不同文化文學關系,不同國別文學關系,從比較對象的基本內容角度考察,都可以近似地囊括到不同民族文學關系之中。因此,確認不同民族文學之間是平行本質關系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語種文學之間,不同文化文學之間, 不同國家文學之間,也各自組成文學平行本質關系。這使關于它們各個組合內的比較研究,也可以歸入比較文學范疇。在經過以上探討后,再反觀文學與藝術其他門類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關系組合與不同民族文學關系組合,以及不同語種文學關系組合、不同文化文學關系組合、不同國家文學關系組合之間,確實存在可以歸為同一類事物,即都屬于比較文學的原因。文學、音樂、舞蹈、繪畫等門類,相互之間也是一種二重關系事物組合。它們都屬于藝術門類,這使它們具有共同本質。它們相互之間又構成互相獨立,不應該被忽視的特殊本質。讀小說與聽音樂,欣賞舞蹈演出與參觀繪畫展覽,都屬于藝術欣賞,卻無法等值,無法互相替代。這是簡單的常識。更進一步說,文學、音樂、舞蹈、繪畫等,都是“人學”,都在表達人類的心靈,這使它們相互之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的關系。可是表達方式的不同,藝術語言的不同,又使它們各自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于是,文學、音樂、舞蹈、繪畫等,就組成一個既有共同本質,又有特殊本質的平行本質事物組合。這個平行本質事物組合,如果以研究一般藝術現(xiàn)象為主題,就具有“藝術平行本質比較研究”性質,屬于比較藝術范疇;如果以研究音樂為主題,就具有“音樂平行本質比較研究”性質,屬于比較音樂范疇;如果以研究文學為主題,就具有“文學平行本質比較研究”性質,屬于比較文學范疇,等等。同此道理,文學與藝術之外的“哲學、歷史……宗教等等” ④ 事物之間的關系,如果從人類精神活動的共同性和差異性角度考察,也構成既有共同本質,又有特殊本質的平行本質關系。它們之間的比較研究,如果以文學為主題,就應該屬于比較文學范疇。這樣就有了三個范圍:第一,在文學內部不同民族文學之間、不同語種文學之間、不同文化文學之間和不同國家文學之間,各自組成的幾組平行本質關系;第二,在文學外部,以作為藝術之一種的文學為主題,文學與藝術其他門類之間組成的一組平行本質關系;第三,還是在文學外部,以作為思維之一種的文學為主題,文學與非藝術領域的人類思維其他形式之間組成的一組平行本質關系。上述三個范圍的不同事物組合之間,有一個貫穿的共同點,即各個組合比較對象之間,都具有共同本質,又都各有特殊本質,并且其間的比較研究,都是圍繞文學這個主題展開的。這種共同性,也就是它們都可以被歸入比較文學這個共同學科的深層的學理原因。(三)哲學視域中的比較文學方法論問題比較文學在方法論上,也顯示出深刻哲學內涵。從民族文學關系角度考察,比較文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研究不同民族文學之間互相影響的實證關系。不同民族文學之間存在影響關系,這需要有一個從具體例證出發(fā)認定的問題。所謂實證關系研究,指的就是對確定不同民族文學影響關系的,那些具體例證的研究。離開這些具體例證研究,就無法確定不同民族文學之間影響關系的實在性。其二,是研究不同民族文學之間的比較關系,即研究不同民族文學在互相比較中的個性與共性問題。認定不同民族文學之間存在影響關系,這只是民族文學關系研究的表象階段。進一步的問題是,這種影響產生了什么結果,一個民族文學的影響因子,如何轉換為另一個民族文學的成分,在這種轉換中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等等。當然,也可以在不同民族的沒有直接影響關系的作品之間,進行類似的比較關系研究。比較關系研究,涉及到不同民族文學之間的深層異同關系,不再是研究表象的實證聯(lián)系,而是在研究民族文學得以存在的根據(jù)問題,具有思辨研究性質。以上兩類研究之間,是不可能完全分開的。每一個民族的文學,都與其他民族文學存在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都不是在與其他民族文學隔絕狀態(tài)下,孤立發(fā)展起來的。這是比較文學中實證關系研究的基礎。同時,每一個民族的文學,都與其他民族文學既存在相同點,又存在不同點。一個民族的文學,只有在與其他民族文學的比較關系中,才能更清楚地顯示出自己的個性和普遍價值。這是比較文學中思辨性比較關系研究的基礎。提出比較文學是文學平行本質的比較研究,主要是從哲學視域出發(fā),更明確地提示比較文學在方法論上的思辨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學之間是平行本質的關系,這同時 也意味各個民族文學具有相關而又獨特的平行審美價值系統(tǒng)。所謂各個民族文學平行審美價值系統(tǒng)的相關性,是說各個民族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存在本質共同性。各個民族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的這種本質共同性,使各個民族的文學可以實現(xiàn)互相交流,甲民族的讀者可以欣賞乙民族的文學作品,乙民族的讀者同樣也可以欣賞甲民族的文學作品,等等。各個民族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的這種本質共同性,使一個民族的偉大作品,可以成為世界各個民族文學的共同范例。如果各個民族文學之間,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是互不相關的,不存在共同性的,是互相排斥和對立的,就無法實現(xiàn)互相交流,也無法形成互相關聯(lián)的統(tǒng)一性。所謂各個民族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的獨特性,是說各個民族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存在一定階段中無法相互融合的本質差別。各個民族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的這種本質差別,使各個民族文學在比較關系中顯示出個性,在相互交流中存在著由跨越本質而出現(xiàn)的,語言符號和審美符號的“變形”和“誤讀”。甲民族的文學作品,乙民族讀者閱讀時所形成的影像,與甲民族的讀者閱讀時所形成的影像,總是存在區(qū)別的,總是不會完全一致的。如果各個民族的文學,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不是互相平行的關系,就不會出現(xiàn)既可以相互交流,又不能完全合一的矛盾狀況。各民族文學之間是一種平行本質關系,具有相關而又各自獨立的平行審美價值系統(tǒng),也反映在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上。在通常意義上,作家首先是文學接受者,首先要欣賞他人的文學作品,然后才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作。每一位作家都會受到特定文化氛圍的熏陶,都具有自己特定民族和文化及語言的屬性與背景。當代交通和通訊的發(fā)達,使許多作家日益兼有多文化和多民族的色彩。但是,在某一位作家身上,總會有一種若明若暗的主體文化色彩。正如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個性,不會有哪一位作家能兼容世界所有民族文學的特性,成為一位抽象的共同性作家。作家的特定民族屬性和文化背景,使他的作品也具有特定民族屬性和文化色彩,并成為他創(chuàng)作個性的重要內容。即使處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前沿的作家,也無法避開各個民族文學之間,相關而又各自獨立的平行審美價值系統(tǒng)的制約。蒙古族作家尹湛納希,極其推崇曹雪芹和《紅樓夢》。他在創(chuàng)作自己的小說《一層樓》、《泣紅亭》時,處處以《紅樓夢》為范本。在《一層摟》、《泣紅亭》中,他甚至為兩個女性形象取了“盧黛玉”和“琴寶釵”這樣的名字。這說明不同民族文學之間,在審美價值系統(tǒng)上存在本質上的共同性。但是,經過比較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層樓》、《泣紅亭》與《紅樓夢》之間,無論思想內容或人物形象,又存在無法替代的民族性差別。盧黛玉和林黛玉,琴寶釵和薛寶釵,都是不能混淆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其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民族性差別,并不是尹湛納希模仿《紅樓夢》的“心意”不夠誠懇,而是出于當他用蒙古文學的審美價值系統(tǒng),閱讀《紅樓夢》時所發(fā)生的不可避免的“誤讀”,也就是他要用蒙古族的審美符號系統(tǒng),表達他閱讀《紅樓夢》的感覺時,難以避免的“變形”。換言之,在尹湛納希的文學活動中,出現(xiàn)了跨越不同民族文學之間平行審美價值系統(tǒng)的現(xiàn)象。他要模仿《紅樓夢》,但是他只能創(chuàng)作出“蒙古化”的“《紅樓夢》”。各民族文學之間存在相關而又獨立的平行審美價值系統(tǒng),比較文學則是一種跨越不同審美價值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于是出現(xiàn)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即在不同民族文學之間進行比較關系研究時,如何確定比較的尺度?例如,將一部基督教義文學作品與一部孔子學說文學作品之間進行比較關系研究,從基督教義的審美原則出發(fā)評價這兩部作品,與從孔子學說的審美原則出發(fā)評價這兩部作品,比較研究的結果注定是不會完全一樣的!白鳛閭別的獨創(chuàng)說來,藝術品根本是不能比較的” ⑤ 。這樣的說法,難免絕對化之嫌疑,卻包含著一定的真知。每個民族的文學,都構成獨立和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它們與其他民族文學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存在不可以忽略的差別,存在審美理想和審美尺度上的無法互相替代的個性。文學的民族個性不是孤立的存在物。它由民族的歷史和現(xiàn)實生活處境所規(guī)定,是民族的習俗、心理素質、語言方式、審美經驗等眾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它是民族存在的一種形式。因此,如果尊重各個民族的文學與文化,承認各個民族在審美方面都可以有自己的尺度和選擇,那么在不同民族文學之間進行比較關系研究時,批評尺度就不可能是唯一的,就應該順應不同民族文學在比較關系中,必然會出現(xiàn)的跨越文學平行本質的情況,在比較同質問題時用相同的批評尺度,在比較不同質問題時用不同的批評尺 度,亦即注重從各個民族獨特的歷史和現(xiàn)實境遇出發(fā),研究各個民族的文學個性,以及不同民族文學之間的共性。共2頁: 1 [2] 下一頁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