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肝糖尿病臨床研究論文
本文作者:高志生 王 旭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崇明分院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可導致肢體的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甚至肌肉萎縮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量,是糖尿病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礎上,運用柔肝息風通絡湯聯合甲鈷胺治療DPN30例,觀察臨床療效及神經傳導速度的變化。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所有患者為2010年6月~2011年8月上海新華醫(yī)院崇明分院內分泌科收治入院的`伴周圍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采用隨機對照試驗設計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對照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DPN病程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經過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P>0.05)。
1.2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T2DM)診斷標準依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99年診斷標準,DPN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中西醫(yī)診治學》[1]:①感覺異常:疼痛、肢體麻木、溫度感覺異常、蟻行感、手襪套感或活動受限;②體征:腱反射遲鈍或消失,對冷熱感覺減退;肌力減弱或肌肉萎縮;③肌電圖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45m/s,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NCV)<40m/s。DPN診斷需符合①+②或③。
1.3納入標準所選病例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且伴有周圍神經病變并小于80歲;原使用前列腺素E1、非甾體類抗炎藥、鎮(zhèn)痛藥、抗驚厥藥、抗抑郁藥、維生素B12及葉酸者需停藥2周以上;同意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1.4排除標準周圍神經病變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如頸腰椎疾病、慢性酒精中毒、尿毒癥、格林巴利綜合癥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和眼等并發(fā)癥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和不愿配合治療者。
2方法
2.1方藥自擬柔肝息風通絡湯藥物:白芍20g,天麻15g,當歸10g,川芎10g,僵蠶10g,絲瓜絡10g,白芥子6g,丹參20g,生甘草6g。所用中藥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崇明分院中藥房。
2.2治療方法對全部患者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糖尿病教育,口服降糖藥物和/或胰島素治療,良好控制血糖:空腹血糖(FPG)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控制在6.2~10.0mmol/L,HbA1C<6.5%。同時根據患者并發(fā)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情況,給予相應降壓、調脂等治療。對照組口服甲鈷胺片(海南斯達制藥生產)0.5mg,每天3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自擬柔肝息風通絡湯,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2組均以8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2.3觀察指標
2.3.1檢測指標測定治療前和治療后的血糖、HbA1C、丙氨酸氨基轉換酶(ALT)、肌酐(Scr)及神經傳導速度(NCV),最后做統(tǒng)計學分析。
2.3.2療效觀察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證候療效評定標準擬定。①肢體疼痛:0分(無疼痛),3分(偶爾刺痛),6分(持續(xù)疼痛),9分(持續(xù)疼痛,難以入寐);②局部壓痛:0分:無壓痛;2分:有壓痛;4分:壓痛明顯;6分:碰到皮膚,不能忍受;③肢端感覺異常:0分:無麻木現象,2分:肢端發(fā)麻不明顯;4分:持續(xù)麻木僅限手足現象,能忍受;6分:膝以下或肘以下持續(xù)麻木,難忍受;④皮膚溫度:手足畏寒:0分:無發(fā)冷、發(fā)紫;1分:肢端不溫;2分:肢端寒涼,身畏寒;3分:肢冷畏寒,得溫難減;手足心熱:0分:無手足心熱;1分:手足心熱較輕;2分:手足心熱,喜露衣被外;3分:手足心熱,握涼物方舒;⑤腱反射:0分:腱反射正常;3分:腱反射減退。2名主治醫(yī)生檢查患者的主觀癥狀、神經系統(tǒng)體征進行療效判定。根據各組臨床癥狀總積分治療前后減分率進行療效判定。判定標準如下:①顯效:減分率≥65%,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m/s)或神經傳導速度恢復正常;②有效:減分率達25%~64%,肌電圖傳導速度增加(<5m/s);③無效:減分率<25%,肌電圖傳導速度無變化或惡化。減分率=[(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
2.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組間顯著性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顯著性比較采用2檢驗。
3結果
3.12組治療前后NCV比較表1顯示,2組治療后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MNCV、SNCV較治療前均有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MNCV、SNCV的改善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
3.22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變化比較表2顯示,將患者治療前后的積分進行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癥狀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同時,治療組癥狀積分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t=4.703,P<0.01)。3.32組治療后療效的比較表3顯示,治療后對照組有效率為63.3%,而治療組有效率為90.0%,2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2=5.963,P<0.05)。
3.4降糖療效比較及毒副反應每組治療前后血糖比較有所改善,但2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未出現明顯毒副反應,有2例患者初服中藥時有惡心、中上腹不適感等輕度胃腸道反應,堅持服藥后癥狀消失。
4討論
DPN為消渴之變證,屬中醫(yī)學“消渴”日久而致“痹證”、“痿證”范疇。消渴日久,耗津傷氣,精血虧耗,漸及肝腎,肝體失養(yǎng),虛風妄動,肝風旁走四肢,風性善行而數變,筋剔肉潤,陣發(fā)性四肢麻木、疼痛。進一步發(fā)展津枯血澀、煉液成痰,痰瘀膠著、脈絡痹阻,不通則痛,不榮則不仁,故麻木、疼痛更甚,甚則痿弱不用。所以DPN除與“瘀”有關,還與“肝陰血虧虛”、“肝風”、“痰濁”密切相關。因此診治DPN不可僅囿于一個“瘀”字,還應想到肝體、肝風、痰濁等因素。筆者謹守病機,處以柔肝息風、化痰通絡之法治療DPN。自擬柔肝息風通絡湯,以白芍、天麻共為君藥,柔養(yǎng)肝體,息風止痛;臣藥為當歸、川芎、丹參,養(yǎng)血活血,柔肝通絡;佐以僵蠶、絲瓜絡、白芥子,以達化痰通絡之功;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方中白芍、當歸、川芎、甘草,宗“肝苦急、食甘以緩之”之旨,滋養(yǎng)陰血,柔養(yǎng)肝體,緩急止痛。《本草綱目》曰:“天麻乃稱定風草,為治風之神藥”,其入肝經,平肝息風甚佳;而僵蠶為靈異之品,具有息風化痰通絡多重功效;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一切之痰;“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絲瓜絡、丹參二藥性涼而不燥,化痰活血通絡而不傷陰血,與“消渴”病機甚為合拍。諸藥合用,陰血得補,肝體得養(yǎng),肝風得息,濕痰死血得除,脈絡暢通,諸癥得除,F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芍、絲瓜絡具有良好的抗炎鎮(zhèn)痛功效,而芍藥甘草湯既能抑制外周神經末梢引起的疼痛又能抑制繼發(fā)炎性反應所致的疼痛[3];天麻具有鎮(zhèn)痛、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功效,同時能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4];川芎和當歸具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血液流變學等多種藥理作用[5,6],同時川芎、當歸和丹參還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研究[7,8]還發(fā)現,僵蠶在體內外對凝血酶和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白芥子醇提物對熱損傷造成的疼痛也有較強的對抗作用。經過8周治療,2組DPN患者臨床癥狀、神經傳導速度均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運用柔肝息風通絡湯聯合甲鈷胺治療DPN在改善臨床癥狀、神經傳導速度方面優(yōu)于單用甲鈷胺治療。而通過對2組療效比較發(fā)現,治療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本研究中發(fā)現,中藥組可較快改善DPN患者的麻木、疼痛癥狀,一般用藥1周后患者即感覺麻、痛減輕,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可能與方中白芍、芍藥甘草湯及天麻、白芥子、絲瓜絡等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有關。
【柔肝糖尿病臨床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