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函數(shù)記憶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摘 要:本文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具體闡述我在從教過程中對于語文探究性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它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跳出教材,最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究性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作用,使學生形成和發(fā)展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探究 創(chuàng)新 主體 主導
《語文課程標準》里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何才能落實這一理念精神,我認為中學語文實施探究式教學是落實這一理念理想的選擇。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探究學習,以獲得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因“探究”而變得豐富多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通過教學實踐,有了自己一點點的體會,下面就是我個人的淺見:
一、什么是探究式語文教學
探究性學習要求教師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探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鼓勵和幫助學生在探究之中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適合于自己的獲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徑。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精彩紛呈、亮點頻現(xiàn),是開發(fā)學生獨特的接受個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探究意識的關鍵所在,也是激活課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充分表現(xiàn)
二、 我們該怎樣進行語文探究式教學
1、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民主、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師凡欲促進他的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必須在他們的班倡導一種合作、民主、社會一體的作風,這也有益于集體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一個教師的才干不僅表現(xiàn)為擁有淵博的學識,而且表現(xiàn)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這是師生互動,達到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的前提。
新課程強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要素,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和過程被提到一個新的層面,內涵變得更為豐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民主、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以愉悅的情緒和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學習,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大舞臺,啟迪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他們樂于發(fā)言,敢于質疑。
例如:學習《詩經(jīng)·靜女》,為了引導學生敢于挑戰(zhàn)“權威”、敢于挑戰(zhàn)“現(xiàn)成的結論”,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靜女’,文中的解釋是“文雅的姑娘”,這種解釋是不是值得商榷?”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馬上被調動起來了,大家的議論也頗有見地。
“文雅的姑娘,面對約會應該很羞澀、很矜持才對,可是她卻主動提出約會,主動送給對方定情物,在約會的過程中還捉起了迷藏,一點都不嫻雅。”
“對啊,從課文中靜女的表現(xiàn)來看,她應該是一個開朗、調皮、熱情、大方的姑娘。”
“我認為‘靜女’應該是姑娘的名字,就像我們對美麗姑娘稱為‘雅妹’一樣。你看,其中的‘我’,口口聲聲‘靜女’怎么樣,怎么樣,這還不是在呼她的名字嗎?”
“也可以是她的昵稱,也可以是她的小名,反正不能作兩個字來解釋,應該是一個專有名詞。”
你看,學生的分析“有理有據(jù)”,并且有許多是出于教師的意料之外的。所以,我在嘆服學生思維活躍、創(chuàng)意十足的同時,也從學術角度亮出自己的觀點:“對于學術的爭論,要注重事實和根據(jù),隨著大家知識水平的提高,我相信,以后在我們同學中間,一定會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可信的結論,F(xiàn)在就暫且存疑吧。”
在這里,學生的學習已由積極思考問題發(fā)展到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課堂氣氛甚為活躍,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精神。
語文這門學科,學生學習起來有時感到枯燥、難學,很多學生無學習的興趣,這很大程度上是由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所造成,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講得太多,學生動得少,是機械的模仿,學生最多只是一個知識的容器,幾乎談不上發(fā)現(xiàn)問題。其實,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文章在遣詞造句、形式結構、思想感情等方面均閃爍著人類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如在教學《斑羚飛渡》一文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它(鐮刀頭羊)走里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學生讀到這里問老師:“燦爛的僅僅是指上文中提到的彩虹嗎?還有什么深層次的含義嗎?”這些問題,無不體現(xiàn)著學生獨立思考、深入讀書的主動求知心理,這樣才能“更好地符合學習者的意愿和能力”。
由此可見,質疑不失為一種能打開創(chuàng)造性之門的鑰匙,而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新有賴于探究式的語文教學方式的運用。
2、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空間。
第一, 既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應是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做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一語道破,起到主導作用,以達到“導”在關鍵上的目的。學生在學習課前預習,劃出難點,帶著問題聽課。學生在自學中遇到了困難,迫切需要教師解難答疑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把握好關鍵時刻,恰到好處,這時學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貫注、認真聽講,可收到最好的效果。當然,除備好課外,教師還應精心設計,分析哪些材料讓學生自學,哪些材料由教師精講,哪些材料用講練結合形式進行;考慮精講火候,研究怎樣才能講深講透,講得條理分明,深入淺出,使講解富于啟發(fā)性。“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應把教學的重點從“教”轉移到“學”上,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和對所學學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信心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找規(guī)律,自己做總結的能力,通過獨立思考,開發(fā)智力,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第二,既要重視學生的合作探究,也要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究。合作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而言,決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上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深刻轉變,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潛能,是培養(yǎng)學生參與未來社會競爭能力的一種有效的做法。
我通常把一個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通常是四人或六人。當我提出探究性問題時,我會讓小組內各成員充分交流各自思考的成果,若存在不同意見,要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形成初步共識,得出全組成員的較為一致的結論。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可以把小組的認知成果轉化為全體組員的共同認知成果,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互相啟發(fā),開拓思維,糾正錯誤。通過橫向比較使學生認識到與別組的差距,促進內齊心協(xié)力講“合作”,共同進步再競爭。通過這樣相互之間的協(xié)作活動,使每個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提高了認識,得到幫助和提高,對小組合作的認識趨于一致,合作興趣巨增,為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和合作意識。
當然,我們在課堂上不僅僅要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也不能忽視了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究機會。所謂獨立探究,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有關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科院心理所的張梅玲教授說:“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陷的創(chuàng)造畢竟是創(chuàng)造,要創(chuàng)造要發(fā)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畢竟是在前進在發(fā)展。” 新課程強調,語文學習應是由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學生搭建探究的舞臺,強調過程意識,要讓學生經(jīng)歷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探究,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我們不能把合作探究和獨立探究割裂開來,把他們綜合起來運用,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探究式教學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語文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因此,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探究式教學。在具體上課的過程中,我還注意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表演式。如教讀《鴻門宴》一文時,為了更好地能讓學生把握人物性格, 這就必須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如果讓學生反復讀幾遍課文來體會,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于是我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讓兩位學生分組扮演課文中的人物,用他們的語言、動作、表情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這樣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把握課文。
換角色式。如教讀《宋定伯捉鬼》一文時,我讓學生來當老師,這樣能給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也能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在課堂上實施這些教學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除了以課堂為主陣地外,也要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到社會中去,感受體驗社會生活,顧黃初先生也說:“語文教學改革,關鍵在貼近生活。”這種活生生的實際教育,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活躍思維。
綜上所述,自主探究性教學策略,就是要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認知、能力、個性的發(fā)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學又是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反饋結構,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教師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鉆研與同學的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過程。教師必須以超越自我的心態(tài),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才能使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有持續(xù)不斷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結論出現(xiàn)。
新一輪課程改革順應時代潮流,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場改革無疑對語文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德國教育學家戈·海納特曾說:“向學生預示結果或解決方法都會阻礙學生努力探究,因此,應該對結果和調整遲下定論。對學生的錯誤不應看得過重。教師須明白,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個緩慢發(fā)展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實施探究性教學活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語文教育的春天才會陽光明媚、百花盛開。
在“中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研究中,我一直堅持把面向全體學生與關照個別差異結合起來;把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與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結合起來;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結合起來。我堅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學習”還將在語文課堂中繼續(xù)發(fā)揮它的作用。
【函數(shù)記憶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淺談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論文06-12
淺析循環(huán)經(jīng)濟理念在生態(tài)設計中的應用03-07
GPRS在生理數(shù)據(jù)遠程傳輸中的應用研究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