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任職教育中的團隊學習模式的論文
【論文摘要】軍校任職教育是一種職業(yè)教育,具有鮮明的軍事職業(yè)特色,它重在培養(yǎng)學員解決任職崗位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要針對任職教育以學員為主體的特點,探索適應任職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適應院校任職教育需要的教學模式。
【論文關鍵詞】任職教育 團隊 學習模式
當前,以生長軍官崗位教育階段的任職前教育和晉升軍官的擬晉升崗位任職的繼續(xù)教育成為軍校教育的主流。怎樣實現(xiàn)課堂上的學員為中心?什么樣的教學模式能挖掘學員的主動性?如何培養(yǎng)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試圖通過團隊學習模式來探討這些問題,以期為任職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可借鑒的參考。
1團隊學習模式的內(nèi)涵
何謂“團隊”?在教學過程中的所設立的“團隊”應該是指為了實現(xiàn)學習目標而相互協(xié)作的個體所組成的學習群體。在這個概念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1是“學習目標”目標而非“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是針對學員而言的,而教學目標既包含了教員的工作實效,也包含了學員的學習結果;
1.2“相互協(xié)作”更凸顯“生生”雙向互動,而彌補了當前任職教育只意識到“師生”或“生師”的雙向互動,忽視了當中同樣呈現(xiàn)出的“生生”雙向互動和其可利用價值。
1.3相互協(xié)作的個體所組成的學習群體,則把傳統(tǒng)教育中個人獨立學習的方式轉化成為了團隊共同學習的方式,而團隊的共同學習中有可能是合作學習,也有可能是競爭學習。
通過以上分析,實現(xiàn)團隊學習模式有三個要求:
①每個學員都應該是學習型的個人,即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和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正是因為團隊的組成是以共同學習為前提的,所以學習的理念自然而然扎根于心,也鞭策也于心,潛意識里激發(fā)出學員的學習動力。
②每個團隊都應該是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團隊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共同形成學習成果,為實現(xiàn)團隊目標而相互負責、彼此依賴,很顯然,團隊學習可以實現(xiàn)一個人所不能或很難實現(xiàn)的目標。
、蹐F隊與團隊之間應該是合作或競爭關系。團隊里的成員通過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共同形成學習成果,為實現(xiàn)團隊目標而相互負責、彼此依賴,因此它是合作型的學習;而團隊與團隊之間通過匯報、展示自身的成果來獲得肯定,團隊之間的形成良性競爭與互動,它又是競爭型的學習。
綜上所述,團隊學習模式與任職教育強調以學員為中心,關注學員的“學”法不謀而合。中國古代所倡導的“授人予魚,莫若授人予漁”不就是這個道理,關注學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學員學會學習、終身學習。
2團隊學習模式在任職教育中的優(yōu)勢
2.1可以彌補教員部隊工作經(jīng)驗的不足。
任職教育要求教員隊伍要專業(yè)化,即院校要有一支部隊情況熟、專業(yè)能力強、學術造詣深,教研水平高的教員隊伍[1],因此各院校對在校教員的培養(yǎng)紛紛采取到部隊見學調研、代職鍛煉等方式,力求“教”跟上“學”。從目前情況來看,不否認當中有對任職教育教學有益的收獲,但也存在明顯的問題,那就是調而研不透、鍛而煉不夠。再加上當前應對多種安全威脅,拓展了部隊的職能,要求部隊具備更多、更新、更高的能力,如搶險救災、反恐、維和等非戰(zhàn)爭軍事行動,這對部隊提出了大挑戰(zhàn),對院校教員更是大挑戰(zhàn)。因此教員自身的知識儲備、知識更新成為了任職教育發(fā)展的一個瓶頸。
任職教育學員均來自部隊機關、基層,他們中有文體專長的宣傳干事,有機關和基層工作經(jīng)驗的處長、科長或股長,有政治工作突出的政治指導員,有指揮能力強軍事過硬的連長營長等等,因此教員可以發(fā)揮學員“信息庫”“人才庫”的作用。團隊學習中他們一方面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獲得寶貴的知識經(jīng)驗,另一方面可以讓學員走上講臺當“教員”,彌補教員部隊工作經(jīng)驗不足的短板。正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边@也正是團隊學習模式中倡導的相互協(xié)助的“生生互動”。
2.2可以實現(xiàn)任職教育中的學員“自主學習”。
任職教育倡導“自主學習”,各院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各位教員也身體力行做了轉變,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是在停留在一些較淺的表現(xiàn)層面,最明顯的就是用問題來增加互動,要么問得“容易”,要么問得“多余”,這也成為了當前任職教育中出現(xiàn)最多的一種“病”。為什么不真正放手讓學員去學習呢?又怎么放手呢?
不妨從學員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要發(fā)揮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員就不做太多干涉,而只是給他們一個特定空間,其余由他們完成。團隊學習模式就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中心而展開教與學。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團隊,實行教師指導,組長負責制。教師可將教學內(nèi)容的若干部分、大作業(yè)、課程設計等分別設置不同的“學術專題”,將這些專題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團隊,由各團隊成員共同努力積極學習,主動探索,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實現(xiàn)目標。每個學習團隊最終須把學習成果向全體學員展示,由其他團體進行質疑、補充、修改等,并進行評比。這也正是任職教育需要的“自主學習”。
3團隊學習模式在任職教育中的實踐
采用團隊學習模式一般可按照下面五個步驟進行:
3.1團隊組建:學生團隊組建可隨機組隊,然后推薦組長。也可以由教員指定組長,再由組長選擇成員,教師進行協(xié)調等方式組建。還可由教師根據(jù)學員來源、從事工作、學歷等情況進行分組,然后指定組長,再劃分組員等?偟膩碚f,具體分組應該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而定,甚至每個專題的分組都可不同。
3.2專題訂制: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設置不同的“學術專題”。專題可以是教學內(nèi)容的某個部分,可以是拓展學習的大作業(yè),可以是案例想定等,專題的大小、難易、時間要求、任務目標等要適當。專題的內(nèi)容及要求的訂制是團隊教學法實施的基礎和關鍵。
3.3專題探究:將這些專題分配給不同的團隊,團隊成員確定各自在團隊內(nèi)的分工及成員間合作形式后,在組長的帶領下確定工作方案,并按確定的程序開展探究。實施前,教師為各團隊的不同專題指定參考書籍、文獻和網(wǎng)站等資料,以避免學生面對專題無資料、走不必要的彎路等問題,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3.4成果展示:專題任務完成后,每個學習團隊須把形成的成果向全體同學展示。成果的展示不拘形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團隊成員的特長。
3.5總結評比:主要根據(jù)每個學生在該項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進行評價,可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自我評估,之后再由教師對專題探究形成的成果進行檢查評比,師生共同討論給出評價成績。
4對實施團隊學習模式的幾個建議
4.1學習團隊的組建要合理。
學習團隊的組建方式應該是多種的:按固定宿舍、固定小組直接組建,按學員工作情況組建,按個性組合搭配組建,按自由組合組建等,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組合形式應與學習目標看齊,建立共同的目標是團隊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也是團隊存在的前提條件。一個高效率的團隊正是圍繞本團隊的目標而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即團隊成員為了實現(xiàn)團隊目標相互協(xié)作,盡心盡力,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
4.2教員要注意角色的轉換。
教師雖然在課堂表現(xiàn)上沒有成為主角,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安排、組織;對教學內(nèi)容的把握;對學生和學習團隊的激勵;給各學習團隊提供相應的資源和活動條件;調節(jié)團隊成員之間的沖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教學過程進行及時評價等。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注意自己角色的轉變,準備階段教師是主角,團隊活動階段教師是配角起服務、輔助、引導的作用,在總結評價階段教師與學生應是平等參與的。
4.3要充分發(fā)揮學科組的輔導作用。
有學者曾指出: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筆者認為,任職教育中學生自身知識經(jīng)驗的儲備會給教員極大的挑戰(zhàn),這對絕大多數(shù)教員而言,很難獨自一人去完成各小組學生的所有指導、監(jiān)督、促進等工作,因此教師自己要學會合作,發(fā)揮學科組的集體教學作用,不僅要進行集體備課,也要進入到團隊學習模式中引導、激勵、評價等。當然這是針對學員相對較多的班級設置的,這樣既要以讓學員全程學習過程中不是盲目的、自由的,也可以讓實現(xiàn)教員之間“師師互動”。
參考文獻
[1]呂學勇,《任職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與主要特點》,2006年空軍任職教育研討論文,《任職教育教學研究》,桂林空軍學院
【任職教育中的團隊學習模式的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教育技術學專業(yè)中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的論文12-11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1-21
AutoCAD教育模式的革新論文12-03
生理學教學改革中教學模式的初探教育論文12-05
任職教育有效性的探究論文12-02
開放英語自學模式遠程教育論文12-02
分層教學模式中英語教育的論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