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朗讀訓練中的語感培養(yǎng)
[作者] 任華憲
[內(nèi)容]
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它是人們在閱讀文章時能從內(nèi)心直接感悟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培養(yǎng)語感的方法固然很多,而朗讀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古人非常重視朗讀!皶x百遍,其義自見”,正是古人對“朗讀”作用的形象說明。在語文教學中,作為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方法之一的朗讀,仍具有重要的作用。放聲朗讀文章,可以增強對語音、語義和語法的感受能力。對優(yōu)美的文章反復進行朗讀,會增加對語言規(guī)范的敏感和鑒別能力,聽到不正確的讀音或詞不達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會從感覺上感到不適而發(fā)現(xiàn)問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加強朗讀訓練。在訓練學生朗讀時,應有明確的要求,并給以方法上的指導。
第一,在教學中必須使用普通話。
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用普通話進行教學的重要意義,并自覺運用普通話來進行教學。因為標準的普通話易于表情達意,而方言則不然,甚至會令人感到別扭。同時,使學生能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也是教學大綱的要求。
第二,要引導學生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氣”。
何謂“文氣”呢?著名學者唐?曾說過:一個句子的構成,或長或短,或張或弛,彼此并不是一律的。因此,讀起來的時候,我們從這些句子所得到的感覺,以及讀出來的聲音,也就有高低、有強弱、有緩急,抑揚頓挫,這就是所謂“文氣”了。(唐?《文章修養(yǎng)》)文氣是由作品中所蘊涵的.情感體現(xiàn)的,當然也就決定著朗讀時語調(diào)的輕重、抑揚和舒緩的變化。比如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全文的情感基調(diào)是悲憤和沉痛。開頭,作者用了一個長句點明烈士遇害的時間、地點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在朗讀時就宜用緩慢、低沉的語調(diào),以表達出作者沉痛的心情。又如作者在寫到當局的兇殘和流言家的卑劣時,用了一連串短句。在朗讀時,就應用高亢、激越的語調(diào),以表達出作者的憤激之情。第三,應仔細品味關鍵詞語,感受關鍵詞語在語言中的表意效果。
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熬G”字用得好,這是作者對“到”、“過”、“吹”等字進行比較后才選定的。原來的幾個動詞缺乏形象感,而“綠”字色彩鮮明,生動刻畫出了江南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朗讀時就應該仔細品味“綠”字的表意效果。
第
【小議朗讀訓練中的語感培養(yǎng)】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