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教學設計
摘要:信息技術PCK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在基于信息技術課教學目的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并對信息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基于信息技術PCK理論的指導,本文以《表格數據的圖形化》為例,從課程知識、學生知識、技術知識和教學策略的知識詳細闡述教學設計。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設計;PCK
一、信息技術PCK的概念
舒爾曼于1986年針對美國教師的“缺失的范式”提出的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由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融合而成,是學科知識的教學轉化。舒爾曼認為教師除具備專業(yè)的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外,還應掌握一門知識,即學科教學知識(PCK),它是教師將專業(yè)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的知識。
信息技術PCK,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在基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目的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對信息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在信息化條件下,信息技術PCK融入時代的元素,信息技術PCK具體包含:課程的知識、學生的知識、技術的知識、教學策略的知識和課堂環(huán)境管理的知識。
二、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屬于教師課前PCK部分。教師在課前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還要考慮采用什么策略方法來上好本節(jié)課。在信息化條件下,還應考慮用什么技術手段更容易實現;谛畔⒓夹gPCK理論的指導,本文以教科版信息技術基礎(必修)4.2.2《表格數據的圖形化》為例,主要從課程知識、學生知識、技術知識和教學策略的知識詳細闡述教學設計。
(一)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課程知識
關于課程的知識不僅包括課程本身的知識,還包括教師對其理解內化的知識,教師對課程知識的深度理解是進行PCK轉化的前提。教師對課程知識的解讀需解決以下問題:本知識點在學科教學中地位如何,在課程標準中有什么要求,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是什么,與其它學科內容知識之間有何聯系……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二節(jié)《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部分內容。《表格數據的圖形化》是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數據處理后對表格數據應用的深化,通過對信息的表格化加工與處理后,發(fā)現和挖掘數據之間的關系。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表格數據圖形化對數據表達的意義和三種圖表(柱形圖、折線圖、餅圖)在數據表示方面的優(yōu)勢;掌握圖表的插入方法,以及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圖表。
能力目標:學會用圖表來顯示數據并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表格數據圖形化對數據分析以及揭示事物本質規(guī)律的意義。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圖表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圖表的類型以及數據源區(qū)域的選擇。
(二)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學生知識
教師將自己理解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知識,必須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學者李偉勝指出PCK的核心內涵在于“立足學生立場,實現知識轉化”。學生的知識包括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生學習困難的知識。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應充分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內容,通過本節(jié)內容學習后學生哪些方面獲得發(fā)展,學生對于哪些知識點的理解有困難,在哪些知識點上容易犯錯誤。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面向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并能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習4.2.1《表格數據的處理》后,學生能夠較為熟練地對表格數據進行處理。在利用圖表向導制作圖表上,由數據轉為圖表,形象化表達時,大部分學生都能接受,只是在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以及數據源區(qū)域方面,有些學生掌握得尚不熟練。
(三)信息技PCK指導下的技術知識
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技術對教學方式產生了根本性影響。技術知識是指信息技術教師如何用技術手段優(yōu)化教學以及技術維護管理方面的知識。本節(jié)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錄制教學微視頻片段,學生可以邊看邊做,亦可反復觀看學習,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課堂屏幕廣播講解采用智博公司的MediaClass軟件,可以進行屏幕控制廣播、學生示范操作以及屏幕錄制下發(fā)文件等。在教學中,教師播放PPT教學軟件,讓學生清楚知道上課的流程和任務,幫助學生學習。此外,教學中的機器故障等需要教師具備相關的技術知識和現場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
(四)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教學策略的知識
教學策略的知識是采用何種方式將教材內容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知識。教學策略的設計需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課堂的導入,采用何種方式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否滿足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學生理解和操作水平的差異,采用何種教學策略;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采用什么方式解決等。以下從兩方面說明教學策略的知識。
1、課堂導入采用的教學策略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對Excel軟件能夠熟練操作的基礎上的深化,在由數據轉變?yōu)閳D表進行數據分析時,學生較容易接受,所以,在導入部分采用2分鐘的視頻小短片。大數據時代,動動手指,敲敲鍵盤,輕輕松松議“兩會”,關注時事特點,在“百姓呼聲和心意”得票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環(huán)保”、“二孩”和“反腐”,在“環(huán)保”中對“霧霾”的關注度最高,這兩項均用形象化的圖表顯示,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教師適當引導,從而引入本節(jié)新課內容――表格數據的圖形化。
2、針對知識點的難易和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對于比較容易理解的知識點,一般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如圖表的類型和適用情況等,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課本自己解決。
對于教學中易錯或易混的知識點,一般采用講授法和小組合作探究來解決。如對于任務一中數據區(qū)域的選擇,有的學生不知道該選擇哪些區(qū)域,教師可在巡視發(fā)現問題后使用屏幕廣播集中講解;有的學生對個別任務感到迷茫,教師則可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完成。
針對學生操作水平的差異,教師還制作了輔助的微視頻片段,幫助學生學習。有的學生操作不熟練或是不會,卻羞于請教教師和同學,微視頻就成了好幫手。另外,大班教學下,教師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微視頻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
教學設計是教師的課前PCK,是教師PCK轉化的第一步,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將對教學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對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也有重要影響。
【信息技術PCK指導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以《走進意象藝術》一課探究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09-01
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07-18
新課標下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25
論整體語言觀指導下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10-24
談圖式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07-01
淺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教學08-15
高中的政治課教學設計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論文05-18
淺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活動09-21
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英語教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