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析中國傳統(tǒng)建筑空間模糊美的表現
論文關鍵詞:模糊美;虛實相生;流動性;功能復合
論文摘要:分析了中國傳統(tǒng)園林空間的模糊性特征,闡明了模糊美的表現形式,即虛實相生、流動性和復合空間,并將這種模糊美的根源歸結為中國傳統(tǒng)的空間觀念和認知方式。
中國傳統(tǒng)空間具有模糊性特征,模糊性即不確定性,不是把事物和盤托出,而是使其存在于似與非似之間,是一種“離方遁圓”形式。模糊絕非含混,而是根據主觀把握的情感對客觀事物進行的取舍與安排,排除無關緊要的因素而使之變得模糊。這種處理方法,由于它的不確定性、多義性而產生了極大的思維能動作用。留有余地,發(fā)人深省,往往可使一塊小天地、一個局部處理,變得雋永耐看。
空間在我國古代只是以一種無形的、不可量度的、無法觸及的、宏大而連續(xù)的客觀存在被感知。其范圍、內容和意義的不確定性,使感知它的主體產生極大的主觀聯(lián)想,不能一語道破,或隱或現,知其然而又不易知其所以然。僅在人們體驗了整個空間歷程后方能悟出其真諦,且其理解又因人而異。審美過程同時也是創(chuàng)造過程,這就導致了空間藝術本身的模糊性—讓豐富的生活感受見于言表之外而讓人們自去領會,即寄不盡之意于言表之外。這種模糊美往往通過虛實相生、流動性和空間復合等組織方式來表現,而其根源在于中國傳統(tǒng)的空間觀念和認知方式。
一、空間模糊美的表現
1.空間的虛實相生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談到虛實相生時說: “虛中有實者,或山窮水盡處,一折而豁然開朗;或軒閣設處,一開而可同別院。實中有虛者,開門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實無也;設矮欄于墻頭,如上有月臺,而實虛也!笨梢,“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都是為了在觀賞者的上擴大空間感。
虛實相生所產生的模糊感,主要表現在風景形象的虛實、藏露、曲直的對比上,“水必曲,園必隔”,“景貴乎深,不曲不深”。一些構思精妙的佳景常常隱藏起來,使游人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情況下,一轉身,一抬頭,出乎意料地發(fā)現了柳暗花明的景色;或者從漏窗花墻中露出幾分訊息而引起游賞者“滿園春色”的聯(lián)想。這種虛實相生的模糊感在園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隔”—《長物志》說:“凡人門處,必小委曲,忌太直!眻@林空間越分隔,越有變化。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的空間,因此大園包小園即此理(大湖包小湖,見圖1。曲折的云墻是圍還是引?是引,卻阻隔了人們的視線,分隔了空間;是圍,卻引導人們尋路探幽,漸人佳境。粉墻上的花窗欲擋還是欲透?欲透,卻又要遮擋;欲擋,卻又用窗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也是造園的重要處理方法。佳者如拙政園之海棠塢(見圖2),批把園(見圖3)、頤和園的諧趣園(見圖4)等,都能收到極佳的藝術效果。如果人門便覺其是個大園,內部空曠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即便人園也罕有興致游完整個園子,所以園林不起游興是失敗的。
“曲”—古人早已指出“境貴乎深,不曲不深也”。計成在《園冶》中也一再強調“曲”的意韻。他說開池須“曲折有情”;疊山應“蹊徑盤且長”;小屋要“數椽委曲”,駕屋要“蜿蜒于木末”,廳堂立基要“深奧曲折,通前達后”;對于廊,更是“宜曲宜長則勝”。
在園林中曲和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運用,曲直自如。就像畫家講畫樹,要無一筆不曲。曲橋、曲徑、曲廊,本來在意義上,是一點到另一點而設置的。園林中兩側都有風景,隨性曲折,使行者左右顧盼有景,信步其間使距離延長,趣味加深。由此可見,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而有些曲橋,定要九曲,不臨水面,(園林橋一般要低于兩岸,有凌波的意味),生硬屈曲,行橋宛若受刑,絲毫沒有行云流水的感覺,如上海豫園前的九曲橋(見圖5)
[1]
“隱”—前人論畫,很注重“隱”的意蘊,布顏圖說:“山水必得隱顯之勢,方見趣深。”唐之契說:“能藏處多于露處,而趣味無盡矣!睆垙┻h說:“夫畫物,特忌形貌采章,歷歷具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碑嬀橙绱耍瑘@林意境也是如此。例如:屋后山后用高樹、竹林、樓閣等穿插其間作為背景,使得房屋山林向上層層推遠,可以造成景外有景的印象;在臨水處架石為若干凹穴,使得水面延伸于穴內,形同水口,望之幽邃深奧,有水源不盡之意,拙政園著名的小飛虹就是采用相似的手法,在水面的盡頭處架了一個廊視覺上水面似延伸至遠方(見圖6)。
2.空間的流動性
空間,有點兒類似鏡頭的時空性,它們都有流動的畫面。只是觀看電影,人坐在觀眾席上不動,而借助拍攝過程中攝像機的鏡頭移動,在銀幕上映出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則是景物不動,通過人在建筑中的活動,產生視點移動而形成一連串的連續(xù)畫面。
(1)“動”中寓靜。在流動的空間中,要感受的是靜謐幽深的。在動觀的線上串上了一個個靜觀的點。游人必須步游廊,攀假山,穿曲洞,渡小橋,在動態(tài)中來欣賞各種景色。而在一些重點構思的風景主題之前,造園家常常設計了一些亭臺軒齋,讓人們駐足流連,靜靜地揣摩欣賞,以達到情景交融的高潮。這種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既賞景又抒情的極為自由的欣賞方式,是園林藝術動靜結合的又一特色。
這種不斷改變視點的運動欣賞和中國傳統(tǒng)繪畫所采用的運動透視(散點透視),有異曲同工之妙。傳統(tǒng)繪畫為了集中表現出大自然的典型性格和本質,反映出空間無限延伸的客觀存在,摒棄了模擬人眼看事物的一點透視理論,而采用隨看隨畫的運動透視。如清明上河圖(見圖7),視點可任意升降移動,既可以描繪事物的立面形象,又可展示平面組合,這樣就能動地縮千里于尺幅之中,在方寸之間展示千里江山。園林藝術也要凝集自然山水的精華,在小范圍內再現自然之美,就要讓游人盡量多地欣賞到各種不同的風景形象,所以動態(tài)的、在時間進程中的連續(xù)觀賞是必不可少的。
人們沿著園中主要游覽路線進行的觀賞活動,實際上就是不斷改變視點的一幅幅風景畫的連接,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欣賞到豐富多樣的景色,領略各種山水林泉的風光,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流動中體會空間美。
(2)靜中有“動”。宋代的郭熙論山水畫,說:“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笨尚、可望、可游、可居,這也是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園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夠居人,使人獲得休息。但它不只是為了居人,它還必須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藝術都是“望”,都是欣賞。不只游可以發(fā)生“望”的作用(如頤和園的長廊不但引領人們“游”,而且引領人們“望”),就是“住”,也同樣要“望”。正是這種“望”,使人的視線有了流動的方向,即便是站在園中任何一個固定的地點,都會感受到空間的流動,視覺的通透,進而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而這種流動性的實現恰恰是空間模糊美的真實反映。
在園林中處處都可見漏窗、曲橋、長廊、亭臺軒閣,它們是建筑的一部分,同時也參與到空間流動性的組織中來,它們的存在,將傳統(tǒng)空間的模糊性推向了更深更微妙的境地。
窗子在豐富空間、引導視線的流動性上是很重要的。西方國家的大教堂也有窗子(見圖8),但那些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窗子,不是為了使人接觸外面的自然界,而是為了渲染教堂內部的神秘氣氛。中國園林建筑的窗子(見圖9-11)則是為了接觸外面的世界。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空間就是巧妙地運用門窗空洞和漏窗,打破墻圍合出的封閉局促的格局,變封閉空間為滲透空間,增強了室內和室外的聯(lián)系,把絕對的室內和室外空間變成了虛實相生的空間。
[2]
中國園林中多處設置“影壁”,不論在室內還是室外,其帶動空間的流動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它可以是一個屏風、一塊石頭,一堵墻。蘇州獅子林一進腰門便是一座假山為屏(見圖12),留園則是一個石頭屏風(見圖13)。即使像殘粒園那樣的小園,在人園洞門處,也以峰石半露。這就是所謂的“景愈藏,景界愈大”。一個屏障,既隔斷了空間,又聯(lián)通了空間,給人們更多想象的余地,暗示人們前方難以揣測的空間變化,也在引領著人們的腳步。
除此以外,還有層層進深的庭院、高大的牌坊、蜿蜒曲折的廊子、鏤空的門,等等。無一不把中國傳統(tǒng)園林空間中的流動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3.復合空間
復合空間指的是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復合,即“亦內亦外”的中介空間。從這個角度講,復合空間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模糊空間。在中國傳統(tǒng)居住中,這種空間處理的方法以徽州素有中國民間故宮之稱的“承志堂”為例。這是一個富商大宅,其內部空間以串聯(lián)的方式展開,蔚為壯觀(見圖14)。
將其內部封閉空間(如臥室)、墻體等涂黑,廳堂向陽一面完全開敞與天井之間無一墻一柱間隔,此處的空間表現出半室外半室內的特性,空間實體性降低,在空間封閉性示意圖中顯灰色,天井由于沒有屋蓋而呈白色。最后得出這個院落的空間封閉性示意圖(見圖15)。這一居住建筑的內部主空間—廳堂就是模糊空間,居住生活中大部分活動如會客、宴席、家人交流等均在此進行。將空間封閉性示意圖中的封閉空間去除,只留下代表模糊空間的灰色圖塊,從而得出模糊空間分布圖示(見圖16),其中可以看到內部模糊空間以天井及庭園為中心展開。眾所周知,居住建筑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其私密性,然而從對“承志堂”的分析中發(fā)現其主空間本身卻是半室外的復合空間。設計者的目的如此鮮明,其對模糊空間靈活而務實的態(tài)度得以體現出來:模糊空間以天井及庭園為中心展開,天井在此的作用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私密的室外,而天井的外圍高墻確保了居家的要求。在天井內,自然的要素如風、雨和陽光等被引人到了日常生活中,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空間認知與模糊美
這種模糊美得以表達并被感知,追根溯源,是中國的深層結構里一條貫穿始終的“根”,即“天人合一”的觀。以“天人合一”為基本精神的中國文化追求的是一種“內在的超越”,即強調人自身的內在修養(yǎng),并以此達到與天地相合,從而實現人的內在價值,顯示人自身的意義,正如成中英所言“自然被內定為人的存在,而人被認定是內在于自然的存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感染力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基礎上發(fā)揮浪漫情調,使無生命的建筑具有生命的情調。
1.空間觀念中的模糊美
中國人和西方人對于建筑空間的理解在精神境界上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是站在固定的地點,以固定角度透視深空,其視線失落于無窮。其對這無窮的空間的態(tài)度是追尋的、冒險的、控制的、探索的。中國人對于這無盡空間的態(tài)度則是如古詩所說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人生在世,如泛扁舟,俯仰天地,容于中流,極目悠遠。其空間意識的象征不是埃及的直線角道,不是希臘的立體雕像,也不是近代歐洲人的無窮空間,而是迂回曲折,遙望著一個目標(道)。
中國人于有限中見到無限,又于無限中回歸有限。其意趣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回旋往復的。唐代詩人王維的名句說:“行到無窮處,坐看云起時!敝袊瞬皇窍驘o邊空間作無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無邊在”,低徊之,玩味之,點化成。
2.空間聯(lián)想中的模糊美
清代鄒一佳在《小山華普》中說:“一卷如涵萬壑,尋尺勢若千尋”。在繪畫中,畫山石,要概括高山大川的形象,使欣賞者如臨其境。園林中的疊石堆山亦然。我國古代園林中的假山,多堆疊于庭院之中,以限制視點的距離。同時即使是一塊山石,其體型也以能引起名山大川的聯(lián)想,或為崇山峻嶺的縮影為上品。曹雪芹在《紅樓夢》里描寫的大觀園中有一景:剛走進門時,“忽然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色石塊,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其中描寫大觀園山石的處理手法,首先是限定了視點位置,加強了假山插天的高度感染;其次是山石旁沒有配植高大的樹木,只是點綴了草本植物。如果在假山旁邊配植大樹,就會在尺度上把山石比小了,那樣就會破壞聯(lián)想,游人也就不會對一塊大的山石引起名山大川的聯(lián)想。
三、結語
中國傳統(tǒng)觀念認為自然是一個大系統(tǒng),居住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傳統(tǒng)思想中人工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不是相對立而是和諧共處的。當前很多建筑為了追求“現代化”和“國際化”,其高耗能的建筑處理方式在滿足人們對“國際都市”的向往的同時,也在驚人地消耗著并不豐裕的自然資源。對中國傳統(tǒng)建筑空間模糊美的認知,不僅有助于深人理解傳統(tǒng)建筑的文化精髓,更重要的是認識人與自然的另一種相處之道。
[3]
【論析中國傳統(tǒng)建筑空間模糊美的表現】相關文章:
《周易》憂患意識論析05-09
論析關于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05-11
論析新時期勞動價值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04-27
解析中國傳統(tǒng)建筑空間之美論文05-10
論析技術社會消費的文化批判和重塑05-28
論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06-13
析行政法的平衡關于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