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教學如何滲透人生觀教育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文化也不斷融入了許多外來思想,傳統(tǒng)文化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苦難的經(jīng)歷往往能夠造就更加豐富充實的內心,挫折的體驗有時也能讓人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在我們的文學史上,經(jīng)歷過許多挫折和磨難的文學家們比比皆是,現(xiàn)實的困境往往使他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從一心救國卻屢遭貶謫流放的屈原、好心出言安慰武帝卻經(jīng)歷宮刑的司馬遷到不愿就死又不愿違心的阮籍……對他們個人來說,他們的人生無疑是痛苦的、糾結的,至少也是不順利的,但正是由于經(jīng)歷了這些磨難,他們的智慧和能量得到激發(fā),也因此得以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充實了我國古代的文學寶庫,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關鍵詞:古代文學;人生觀;教育
引言: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強調這些作家人生際遇的不順,比較注重分析其作品豐富的思想內容以及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單就教學過程來說,這應該算是相對完整的了,但如果僅止于此的話,筆者感覺教學過程似乎有所缺憾。許多境遇坎坷的作家將滿腔的悲憤訴諸于自己的作品中,把悲觀的情緒通過相應的文字傳遞給了讀者。對于這樣的作品,一方面我們要欣賞作品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理性面對,而不是任憑作者帶著我們的情緒走。境遇順達與否且不說,有時面對生死,面對挫折,文學家們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選擇,有的選擇一心赴死,有的選擇忍辱偷生,對于他們又應該怎樣去評判分析呢,對于我們自己的人生,又該有著怎樣的啟發(fā)呢?
一、首先,我們來看屈原
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的屈原,身為楚國同宗的貴族,一心謀劃著人才的培育和祖國的強大,楚懷王曾經(jīng)短暫地信任過他,但在一群甘于出賣國家利益的舊貴族的讒言中,楚懷王最終選擇疏遠屈原。眼看著曾經(jīng)強大的楚國走向末路,屈原痛心不已,卻又不愿離開。目睹都城被攻破后,屈原最終絕望自殺。在戰(zhàn)國時期,朝秦暮楚的狀態(tài)其實很正常,人才是相對自由流動的。從屈原作品中的一些主張我們能看出,其實屈原是有一定政治能力的,離開楚國,他依舊可以闖出一片天地,但為什么他要選擇死亡呢?后世很多評論者有的贊賞屈原的忠貞,有的則對屈原的自殺行為不予茍同,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對于屈原的自殺,我們說,我們尊重他的選擇,屈原是一個活得很純粹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不委曲求全,對于他來說,楚國的存在與強大才是他人生的目標所在,楚國亡了,他認為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屈原將個人的生命完全融入了祖國的命運中,這種境界常人難以達到,的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反觀眾多為了小事輕易放棄生命的人,那種死顯然是沒有價值的。對于生死,透過屈原,深思過后,我想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應該有個更明晰的認識。
二、其次,我們來看司馬遷
屈原不幸生活在了一個動蕩的年代,而司馬遷生活在過國力強盛的漢武帝時期,整個國家呈現(xiàn)出的面貌是一派繁榮氣象。但一次兵敗,卻使原本毫不相干的司馬遷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痛苦。與匈奴作戰(zhàn)的李陵在戰(zhàn)場投降的消息傳回朝廷后,武帝大怒。與李陵并無交情的司馬遷這時就上前說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為李陵的投降找出可能的理由,這讓武帝很是不快,立馬給司馬遷一個大不敬的罪名,這是死罪,擺在司馬遷面前的只有三條路:乖乖受死、拿錢買命、承受宮刑。司馬遷不想死,也沒有贖罪的錢,他只能選擇宮刑。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詳細地敘述了當時的心路歷程,也說明了當時自己的痛苦和無奈。在他眼中,宮刑對一個人的傷害是各種刑罰中最為極致的,對人的尊嚴也是摧毀性的。他解釋說如果自己就這么死去,在旁人的眼中,他只是罪有應得,不值得關注,但自己的《史記》也就無法完成了,而完成這樣一部史書,是他父親和自己兩代人共同的心愿,為了這部偉大的作品,他只能選擇茍活,當作品完成,那么他的生命也就有了價值。屈原用死亡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司馬遷則選擇用忍辱偷生來完成父子兩代人畢生的心愿,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在于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最后,我們再來看阮籍。
阮籍生活在曹魏末期,曹氏家族政權逐漸旁落于司馬氏手中,當時的政治局勢很復雜。按照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人們應該選擇忠于曹氏,然而大權在握的司馬氏手段很血腥,所以大部分文人不愿意直接與司馬氏對立。阮籍心底里不愿意依附于司馬氏,卻也不愿意公開與司馬氏作對。也就是說,他不想因為堅持原則而得罪司馬氏,也不想違背自己的內心與司馬氏同流合污。他選擇的是一條踩鋼絲繩般的路:有時他會主動到司馬氏手下求職,盡量照顧司馬氏的面子,但求職過后,他要么“玩忽職守”,要么就是找個理由迅速又辭了職。作為知名人士,阮籍這樣的舉動也換來了司馬氏的優(yōu)待,他們不顧禮法之士的反對,盡可能地包容著阮籍許多有違禮法的行為。但是隨著嵇康的被殺,阮籍大醉也躲不過的《勸進文》的完成,司馬氏沒有再縱容阮籍的躲避,阮籍也不得不寫了有違自己底線的文章,他們的短暫和諧局面終于即將畫上句號,阮籍在極度的抑郁中死去了。阮籍的人生既不像屈原那樣用死亡來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也不像司馬遷那樣選擇忍辱來完成自己的志愿,在面臨死亡的一刻,我想他們都不曾后悔。而阮籍,他定然是帶著無限的糾結與懊惱死去的,他沒想到她千方百計想維持的底線最終還是被破了,那篇支持司馬氏篡權的《勸進文》是自己寫的,還有什么比這個讓他更痛苦呢?我們理解阮籍的無奈,也同情于他的遭遇,作為一個知名的文人,在司馬氏的眼中,他的政治態(tài)度至關重要,也許這是他無法逃開的宿命。
四、結語:
屈原、司馬遷、阮籍三人對自己的生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讀到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無奈,還有更多的文人也許沒有面臨生死這么大的命題,但是在面對挫折時,有的人選擇憤懣不平,把滿腔冤屈訴諸筆端,那種懷才不遇、面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憤怒情緒彌漫于我們文學史中的許多文學作品里,在不自覺中感染了讀者,然而我更愿意我們的學生用心去感受諸如陶淵明、諸如蘇軾這般,把挫折與不快的經(jīng)歷凝練為豁達與坦然的人生態(tài)度。
【古代文學教學如何滲透人生觀教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