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禮法觀念沖突探析
文學與社會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等知識資源的進入,自然打破了法學單一視角的局限,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禮法觀念沖突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在我國封建文化思想觀念以及儒家禮法思想因素的影響作用之下,傳統(tǒng)禮法觀念在古代文學作品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翻開中國的一些古典作品,你就會發(fā)現(xiàn),禮法思想的意識,無處不在。本文以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禮法沖突問題為研究對象,針對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禮法沖突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之上研究了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當中所折射出的禮法沖突多重化問題,進而分析傳統(tǒng)社會禮法作用下的缺陷與問題,旨在引起學界相關研究人員的關注與重視。
關鍵詞:古代文學作品 禮法沖突 表現(xiàn) 作用
眾所周知,法律與文學研究興起于20世紀末期的西方法學界,其力圖打破傳統(tǒng)法學研究模式,最終形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學術運動。中國法律與文學不僅會對傳統(tǒng)法學教育及理論研究有所助益,而且提供一條將后現(xiàn)代哲學及法學知識資源為建設中國特色的法治文明所用的可行性道路。徐忠明的博士論文《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以及專著《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法學與文學之間》,都遵循了“以文證史”、“詩文互證”的基本研究思路,他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當中有著極為豐富和多姿多彩的法律文化史研究資料可資利用!盵1]這對我們利用古代文學作品理解中國古代法律文化有著無比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意義。
一、對于我國而言,自傳統(tǒng)法律的產(chǎn)生開始,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與執(zhí)行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下“禮治”的影響
而這種影響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在歷史發(fā)展的各個時期與階段中的法律執(zhí)行特色,是一種“禮”“法”融為一體(部分情況下甚至出現(xiàn)“禮”高于“法”)的特色。而古代意義上所謂的“法制”,其本質(zhì)在于確保在儒家“禮治”思想下所構建整個等級社會能夠免受任何形式的干擾與侵犯。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我國古代傳統(tǒng)意義上的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社會大眾地位及權利的不同也有著一定差異性(集中表現(xiàn)為對各等級貴族階層給予一定的特權)。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者自然也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從儒家思想的發(fā)展角度上來說,許多文學作品在儒家研究視角下對于社會大眾在參與社會活動過程當中各種行為的制約準則與規(guī)范,其最根本意義上的目的是構建一種等級劃分明確且社會地位尊卑差異顯著的社會格局。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者在反復性的“入世”與“出世”過程當中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問題,并將禮法一體化背景下古代社會法制化發(fā)展完整地呈現(xiàn)在古代文學作品當中。例如《爾雅》曰:“享,孝也!薄吧聘改笧樾。”《禮記》曰:“為人子,止于孝!薄爸页家允缕渚,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薄睹献印吩唬骸安恍⒂形澹憾杵渌闹,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薄缎⒔(jīng)》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碧K軾曰:“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賊,而足以為孝矣!弊詽h以降,見諸典籍中源于生活真實的孝子形象就更多。漢劉向《說苑》中描寫的孝子形象有曾子、閔子騫、韓伯瑜等,劉珍等《東觀漢記》中描寫了孝子黃香,韓嬰《韓諭列傳》中記敘了皋魚辭歸養(yǎng)親和齊田稷子歸田孝母的故事。孔鮒在《孔子家語》中描寫孝子仲由的故事。《尚書周書呂刑》當中所記載的“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簡單來說,《呂刑》中所表達的意義在于:罪犯犯下應當判重刑,而應當減輕的,可以以減輕后的刑罰為主,而對于罪犯犯下輕刑,而應當加重的,則可以以加重后的刑罰為主。各種刑罰履行過程當中所對應的執(zhí)行輕重程度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之上,基于我國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層對于儒家思想文化的特別推崇,導致傳統(tǒng)意義上的法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為了專門性保護貴族階層、賦予貴族階層特殊權利的法律。[3]有關這一問題,當代研究學者曾經(jīng)明確指出:在儒家“禮治”思想作用之下,對于君子/小人以及貴賤/貧富關系的對立仍然廣泛存在于社會當中,并且所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社會地位以及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權利。這一特點在清王朝統(tǒng)治作用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正如清朝統(tǒng)治下所涉及到的法律條款當中,對于罪罰問題做出了這樣的階級性規(guī)定:“清宗室、覺羅犯罪:或奪所屬人丁,或罰金,不加鞭責。雖叛逆重罪,不擬死刑,不監(jiān)禁刑部”。簡單來說,就是:“清朝統(tǒng)治階級下的宗室成員,隸屬愛新覺羅家族的犯罪,刑罰方式可以使奪所屬人丁或是處以罰金的方式,并不采取鞭責的刑罰方式。即便是犯下叛逆重罪,仍然不采取判死或是監(jiān)禁于刑部的刑罰方式”。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當中所反應出儒家“禮治”思想在實踐作用中凸顯出了比較顯著,即統(tǒng)治階層所標榜的法治體制是一種“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平等化刑罰方式[4],而實際意義上的法治體制卻傾向于一種“刑不上大夫”的非平等性刑罰方式[5]。由此也就導致儒家“禮治”思想影響下的禮法沖突進一步激化。
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對于我國而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發(fā)展過程當中,傳統(tǒng)法律體制以及“禮治”思想對于封建統(tǒng)治階層的特權性保護始終有增無減,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普通民眾對于法律以及對于執(zhí)法部門(即官府)的畏懼心理進一步突出。這些普遍性的社會心理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所刻畫并映射的封建社會當中同樣得到了極為突出的體現(xiàn)[6]。例如褚人獲在《隋唐演義》中所提到的“民不與官爭、窮不與富斗”、例如老百姓常說的歇后語“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以及“屈死不告狀,餓死不做賊”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深入地刻畫了老百姓對于這種特權階層保護的畏懼心理,由此也就使得絕大部分老百姓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做本本分分的“良民”,即便吃虧也要盡可能的不要紛爭。即便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紛爭,普通老百姓也會首先將紛爭放在“上下”、“親疏”以及“尊卑”的“禮治”關系網(wǎng)當中,而并非采取訴諸于法律的方式來解決紛爭,這也正是中華民族整體法律意識較低的根源所在。
二、在傳統(tǒng)道德的背景作用之下
加上儒家思想觀念中的“禮治”因素影響,法律執(zhí)行過程當中所受到的干擾因素尤為眾多,進而也就導致了整個民族法律意識相對而言比較單薄,在出現(xiàn)紛爭的情況下,更多地采取一種逃避的“非負責”方式來解決紛爭。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基于對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研究與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導致這一問題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不單單表現(xiàn)為民間環(huán)境下普通老百姓對于訴訟問題的消極認知與意識,同時也表現(xiàn)為古代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統(tǒng)治作用之下,法官對于案件的判定沒有完全以法律位置,更多是多重化的判定標準。我國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下所存在的禮法沖突問題同樣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當中得到了較為完整與真實的體現(xiàn)。[7]例如元代文學家、書法家楊維楨在《刑統(tǒng)賦序》一文中所提到的“刑定律有限,情博受無窮,世欲以有限之律律天下無窮之情,亦不難哉?”以及余戳卓同樣在《刑統(tǒng)賦序》一文中所提到的“徒守其文在律之所已定者,不足以該其情也”。以上內(nèi)容充分反映出了一個方面的問題:在儒家“禮治”思想作用之下,封建統(tǒng)治階級,特別是法律條款及其相關行為的執(zhí)行者對于能夠應用多種標準(包括“理”“情”“理”“法”等在內(nèi))進行法律判定為驕傲,反而對于那部分斤斤計較于成文法律法規(guī)進行法律判定的行為為鄙視。這也正是禮法沖突作用之下法官判案多重標準的最集中化體現(xiàn)。 在這一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情”可以大致理解為“人情”,同樣也是“人心”及“民情”的集中化表現(xiàn)。從對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研究領域角度上來說,《漢書文帝紀》一文當中對于上文所述這種多重化的法律判定標準有著這樣一種表現(xiàn):“今萬家之縣,云無應令,豈實人情?”與此同時,唐朝史家李百藥所撰寫的《北齊書》下《盧文偉傳》同樣有著這樣一種表現(xiàn)[8],即“文偉性輕財,愛賓客,善于撫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頗得人情”。以上從文學作品的研究角度重點論證了“情”這一因素在多重化法律判定標準中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上文所研究的多重化法律判定標準當中所涉及到的“理”基本可以理解為“理化”因素,也就是所俗稱的“治理”以及“教化”。這一因素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當中同樣有著明確的表現(xiàn),例如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所編撰的《后漢書》中的《樊宏傳》,當中所表現(xiàn)的“分地以用天道,實廩以崇禮節(jié),取諸理化,則亦可以施于政也”。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模式以及儒家思想觀念“禮治”因素共同影響的背景下,法官多重化的判定標準主要是針對一種能夠與人心所向以及民情所向相符合的[9],能夠有助于統(tǒng)治者治理以及百姓教化的價值判斷標準,同時也就是所俗稱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
從一直存在于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層影響下的“禮法沖突”的角度上來說,所研究的“禮”在儒家思想觀念當中表現(xiàn)為一種能夠“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以及“明是非”的行為準則以及行為規(guī)范。在封建統(tǒng)治階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觀念影響作用之下,“禮”可以說不單單是封建統(tǒng)治階層制定法律法規(guī)的理論基礎與前提,同時也是與道德因素始終保持著“一一對應”的相關性關系。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受到封建統(tǒng)治階層思想觀念灌輸式的影響,儒家思想觀念下的“禮”逐步沉淀為整個民族“集體無意識”的最集中化表現(xiàn)以及傳統(tǒng)倫理道德思想觀念的典型表現(xiàn)。從這一角度上來說,“道德”、“禮治”以及“法律”可以說是存在于封建統(tǒng)治過程中的密切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在不斷變化以及相互制約的過程當中始終保持一種均衡性狀態(tài)。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出現(xiàn)“道德”、“禮治”以及“法律”這三類因素相互制約的特殊情況,“禮治”可以說是最有利于封建統(tǒng)治階層維護統(tǒng)治地位,踐行統(tǒng)治權力的最關鍵性因素。
三、結束語
文學與社會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等知識資源的進入,自然打破了法學單一視角的局限,并有可能顛覆其所包含的壓制性與絕對性因素。由此改變了我們對法律及對文學根深蒂固的理解,擊碎了學科之間的門戶之見;\統(tǒng)地說,當帶有虛構性特質(zhì)的文學作品成為一種對世界的隱喻時,其實便在某種程度上激發(fā)了對本質(zhì)主義思維方式反撥,這實際上構成了法律與文學之(真正的)精神底蘊。對于我國而言,法律當中參雜有大量的非法律因素,進而導致傳統(tǒng)法律存在比較明顯的缺陷與問題,并無法實現(xiàn)在面對法律問題過程當中的平等性與客觀性。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率公守法”并無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xiàn),亟待改進。究其原因,在于禮法沖突問題始終存在于我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過程當中。本文針對有關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禮法沖突的相關問題做出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今后法律與文學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忠明.法律與文學之間[M].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2]孟祥沛.東亞近代法制史上的兩次大論爭――清末“禮法之爭”與日本“法典論爭”的比較[J].比較法研究,2003(6):34-46.
[3]劉友祥,李國強,秦啟發(fā)等.應城市農(nóng)產(chǎn)品及其生長環(huán)境農(nóng)藥殘留現(xiàn)狀評估[J].職業(yè)與健康,2009,25(10):1016-1020.
[4]高漢成.罰金刑在近代刑法中的確立――以1907年大清刑律草案的相關規(guī)定為視點[J].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25(4):97-105.
[5]周志堅.從清末修律中的禮法之爭看沈家本的法理思想[C].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342-353.
[6]孫磊.城邦中的自然與禮法――《安提戈涅》政治哲學視角的解讀[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2):80-86、100.
[7]秦雙星,薄振峰.傳統(tǒng)法律文化論――評《禮法融合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歷史演進》[J].學術交流,2011(2):207-208、封3.
[8]肖有志.古希臘悲劇的禮法問題――索福克勒斯悲劇主題研究之三[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9(1):19-23.
[9]周興生,馬治國.《尚書》研究方法革新作為中華禮法研究根基新論――《尚書》學方法更新兼及舜邦禮法架構初探[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禮法觀念沖突探析】相關文章:
基于SWOT的我國社保基金運行現(xiàn)狀探析論文04-17
我國高校數(shù)字圖書館服務對策探析06-07
探析我國傳統(tǒng)室內(nèi)設計的意象之美05-29
西方文學觀念中作家的主體地位06-04
萊辛文學作品中的象征符號文學論文04-29
《探析數(shù)學中的美》精選論文(通用15篇)04-29
探析Openprocess在熱網(wǎng)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的應用05-29
論醫(yī)療過錯原則在法律沖突中的適用06-04
我國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論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