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類學研究的幾個題目探析
政治人類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它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以福蒂斯(meyer fortes )和埃文斯—普里查德(e. e. evans —pritchard)《非洲政治制度》(1940)一書的出版作為標志。 半個多世紀以來,政治人類學這門學科的發(fā)展十分迅速,出現(xiàn)了多種理論和方法并存的局面。參與這方面研究的學者與日俱增,其理論范圍也在不斷拓展。然而,長期以來,政治人類學者在一些基本的題目上,卻一直沒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以致這門學科的研究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擬根據這門學科的研究現(xiàn)狀,對政治人類學的學科界定、方***等題目進行探討,并就如何開展有中國特色的政治人類學研究提出初步的構想。一、對政治人類學的界定
人類學關注政治題目,始于19世紀末期。人類學家基于他們對“異域”社會的特殊了解,試圖運用文化進化論,建構國家制度的演化模式。當時,政治人類學還只是作為“整體人類學”的一部分。20世紀40年代,福蒂斯和埃文斯—普里查德等英國功能派人類學家在非洲考察政治組織時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政治學對政治制度的.分類僅適用于結構業(yè)已高度復雜化的社會,而對于他們在非洲所發(fā)現(xiàn)的從群隊到原始國家等形態(tài)極不相同的政治制度,根本無法適用。于是,他們在《非洲政治制度》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的分類法。這種新的政治制度的分類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把非洲的政治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擁有中心集權的權威和司法體制(原始國家),另一種則沒有這樣的權威和體制(無國家社會)。盡管這種分類過于簡單化,但它奠定了政治人類學的理論和方***基礎,標志著這門學科的正式誕生。
政治人類研究是從對政治制度的分類進手的。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進以及受到其他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學的影響,60年代以后,政治人類學已不再局限于靜態(tài)地討論政治制度的類型,而是轉向對政治過程和政治行為的動態(tài)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過程論、行為論等諸多理論流派,呈現(xiàn)出百家爭叫的局面。與傳統(tǒng)政治學研究相比較,政治人類學研究有兩個主要特征:首先,它試圖超越特定的政治經驗和理論,而建立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政治行為科學,以尋求人類的各種政治行為在不同歷史和地理環(huán)境下的共同性;其次,它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主要致力于描述和分析與原始社會有關的政治制度。( 注:參見ceorges balandier,political anthropology,new york:random house.1970,p.1。)
這兩個特征的概括,只是對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政治人類學的一個粗泛界說。當今的政治人類學研究已不能不考慮這些邊遠的原始社會與我們的現(xiàn)代社會之間日益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不能不考慮影響傳統(tǒng)政治制度和政治過程的轉型題目。和人類學的其他分支學科一樣,政治人類學也被吸引往探索當代世界的種種政治困難和現(xiàn)代國家框架內權力體制的運作,以及可能引起這種權力體制破裂的危機。(注:參見〔法〕馬克
【政治人類學研究的幾個題目探析】相關文章:
2.考研政治題目技巧
6.初一政治論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