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人本思考

時間:2024-07-14 06:20:40 本科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人本思考

摘要:課堂活動設計被看作是外語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文通過問卷的形式,對課堂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學習者對教師教材在課堂活動中的作用以及學習者對自身特點的評價等內(nèi)容進行了調(diào)查和分析,并得出了英語課堂活動設計人本思考的結論——成功的課堂活動設計和組織應該將學習者的年齡、性格、動機、身分地位以及性別等諸多存在個體差異的因素充分考慮在內(nèi)。 
  
  一、人本主義與語言教學
  
  人本主義強調(diào)的是人的內(nèi)心世界的重要性,將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緒置于人的整個心理發(fā)展的前沿地位。作為人本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的羅杰斯(C. Rogers)1969年在《學習的自由》一書中指出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只有發(fā)生在所學內(nèi)容具有個人相關性和學習者能主動參與之時。人本主義對教育和語言教學的重要啟示是:重視作為個體的學習者,尊重學生的個人需要和個人情感,接受學生自己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解,鼓勵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責任感,為具有真實個人意義的學習和全人教育創(chuàng)造最佳條件。(Williams, Burden, 2000:31)
  
  二、交際法與課堂活動
  
  在以語法-翻譯法為主導的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上, 教師的講解往往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學生被看作是一個個空空的容器, 而教師的責任就是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傾注進這些容器中去。這種 “填鴨式” 的教學方法長期以來受到了諸多教師和學者的批判。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交際教學法傳入中國并引起了中國語言教育學界的普遍關注。交際教學法的核心即教學過程就是交際的過程.交際法強調(diào)語言表達的意義和語言的運用, 而不是語言的形式。這就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實現(xiàn)有意義的交際,以促進語言學習并獲得交際能力。另外,與傳統(tǒng)的“填鴨式” 教學法不同的是, 交際法認為教學組織應該以學生為中心, 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Richards, Rodgers,1986)。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學生,課堂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在盡可能真實的語境當中學習語言知識,培養(yǎng)交際技能。在交際法的推動下,英語課堂的模式開始由以教師為主導轉(zhuǎn)向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活動也越來越成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所關注的焦點。
  課堂活動設計被看作是外語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之一(Scrivener,2002:25)。然而許多教師發(fā)現(xiàn),他們所精心準備的活動到了課堂上卻無法按照預期的軌道順利運轉(zhuǎn),有的活動甚至出現(xiàn)了冷場的局面。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那些所謂精心準備的活動過少地或者是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存在于學生個體之間的種種差異。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對處于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四十名受試者進行了一項簡單的有關課堂活動設計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如下:
  
  三、問卷調(diào)查結果
  
  此次問卷調(diào)查共有40名受試者,其中10名年齡介于14-16歲之間(A),10名年齡介于20-13(B)歲之間,而其余的20名受試者的年齡則介于25-35歲(C)。問卷共有10題,主要調(diào)查介于不同年齡段的受試者會選擇哪種課堂活動項目,對自己性格特征的鑒定以及對教師和教材在課堂活動中所擔任角色的態(tài)度。
  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三個年齡段的受試者中有38人選擇了“教師講解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他們最喜歡的英語課堂,占受試總人數(shù)的95%。有23人(57.5%)認為教材應該成為課堂活動內(nèi)容的主要依據(jù),而17人(42.5%)認為教材應該是課堂活動內(nèi)容的輔助材料,僅供參考。 對于教師應該在課堂活動中充當什么角色這一問題,40名受試者中只有三名選擇了“參與者”這一選項,而其余38人均認為教師應該是課堂活動的協(xié)助者、裁判或者是主持人,占總受試人數(shù)的95%。另外,沒有一人認為教師應該是旁觀者。就課堂活動的內(nèi)容而言,33人(82.5%)認為活動的內(nèi)容應該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回答以上這些問題時,三組受試者的答案具有比較高的一致性,均未表現(xiàn)出由于年齡或者是性格不同而造成的差異。
  然而在下面幾項問題中,問卷的結果出現(xiàn)了由于年齡和性格不同而產(chǎn)生的選擇差異。在回答“你是否會對和你工作內(nèi)容或者和你將來的工作有聯(lián)系的課堂活動感興趣”這一問題時,B和C組受試者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肯定的答案。而A組的受試者中有6人選擇了“無所謂”的選項。這說明工作中的或者是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習者會對和自己工作或者是將來的工作有聯(lián)系的活動,以培養(yǎng)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語言的能力這類活動感興趣。與此不同的是,工作對于年齡介于14-16歲之間的青少年來說,似乎還是比較遙遠或者說是比較陌生的話題。所以他們對于課堂活動的內(nèi)容是否與實際工作相關并不是十分關心。另外,調(diào)查結果表明,認為自己屬于內(nèi)向型性格的受試者更多地選擇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扮演配角,在小組討論活動中希望能和與自己成績相當?shù)耐瑢W分在一組。相反,那些認為自己屬于性格外向型和介于兩者之間類型的受試者則喜歡扮演主角或者是在小組討論中和成績好的同學分在一組。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更能挑戰(zhàn)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最后,在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課堂活動時,不同年齡段的選擇結果又出現(xiàn)了差異。A、B組受試者中更多的人選擇了電影配音(61%)、小組討論(55%)和唱英文歌曲(38%)作為自己最喜歡的英語課堂活動。而C組受試者中幾乎沒有人選擇電影配音,他們更多地選擇了英文歌曲(58%)、分角色扮演( 53%)和小組討論(24%)這些英語課堂上教師較常使用的課堂活動。另外,B組受試者中有人選擇了辯論和做實驗寫實驗報告作為自己喜歡的課堂活動類型。而在另外兩組受試者中對這兩項活動的選擇均為空白。
  
  四、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人本思考
  
  交際法認為,語言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而學生是具有獨特興趣、風格、目的和需求的不同個體(Richards,Rodgers, 1986)。因此,教師在設計和組織課堂活動時就不得不首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1. 年齡
  這里所說的年齡并非二語習得理論中所討論的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而是說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應該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在興趣、愛好、心態(tài)、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目的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以便設計出更加符合不同年齡學習者的課堂活動。
  問卷調(diào)查的結果顯示,處于A年齡段的學習者對課堂活動的內(nèi)容是否與將來的工作相關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他們所喜歡的課堂活動項目是猜字謎游戲、電影配音、拼圖游戲和唱英文歌曲等一些更具趣味性、娛樂性的活動類型。而C年齡段的學習者則希望課堂活動的內(nèi)容能和實際工作聯(lián)系緊密,他們更多地選擇了分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和唱英文歌曲這些對大腦的思考和肢體的移動要求不是很高的活動類型。這種選擇的差異性主要是由于年齡的不同所引起的。十幾歲的孩子大多像初生的牛犢,愛運動,愛思考,喜歡新穎的事物,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智力。而C組的選擇則表現(xiàn)出了青年人應有的沉穩(wěn)和成熟。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時,就不能把一些對集中注意力、思辨能力以及語言水平要求過高的活動項目交給年齡過小的學習者去做,因為這些項目是他們的年齡所限定的各方面條件所無法

【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人本思考】相關文章:

談英語課堂活動的設計07-11

基于人本理念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討09-23

對建構理論下英語課堂交際活動設計的研究08-02

高中英語課堂設計06-07

談初中英語課堂活動開展與設計的點滴感悟06-07

航海英語聽說課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思考08-26

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若干思考論文10-18

設計企業(yè)設計人員考勤管理思考06-05

“討論式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幾點思考(一)10-27

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