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比較分析
論文關鍵詞: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商品價值論
論文摘要: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是兩種不同的價值理論。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茖W的研究方法是吸收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的有益成果,重建商品價值理論。
一、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來源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理論來源,要追溯到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在自己的代表作《國富論》中提出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價值的觀點,同時,區(qū)分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他指出:“應該注意,價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以叫作使用價值,后者可以叫作交換價值!彼J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正尺度!彼终f,價值由勞動決定的原理只適用于“初期野蠻社會”,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由于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制的生產,商品的價值不再由勞動決定,而是由工資、利潤、地租三種收人決定。他說:“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收人和一切可以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钡鹊。斯密的價值概念不夠明確,引起后來學者的爭論。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政治經濟學概論》中研究了商品價值問題。他批評斯密“只有人的勞動才創(chuàng)造價值”不符合事實,更加嚴密的分析表明,“一切價值都來自人的勞動加上自然力與資本的作用。”他提出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本、土地)共同創(chuàng)造商品的價值。薩伊所講的價值不是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而是物品或財富的效用。他說:“物品效用就是物品價值的基礎,物品的價值就是由財富所構成的!彼_伊的價值論被人稱為“生產要素價值論”或“效用價值論”。后來,邊際學派又發(fā)展了效用價值論,創(chuàng)立了邊際效用價值論。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他肯定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基本觀點,批評斯密的價值概念自相矛盾。他在其代表作《資本論》中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學說,說明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抽象勞動;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等等。馬克思還批評薩伊的“生產要素價值論”和“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是為資本主義剝削辯護。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薩伊的效用價值論都來源于斯密的價值論,兩種不同的價值理論演變關系如下:
商品價間
二、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區(qū)別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區(qū)別有以下三點:
(一)勞動價值論認為,生產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效用價值論認為,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商品的價值。勞動只是要素之一,不能單獨創(chuàng)造價值。爭論的焦點是對“創(chuàng)造”的理解問題。《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的解釋是:“創(chuàng)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薄皠(chuàng)造性”就是“努力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表現,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在勞動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睆倪@種涵義上講,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在生產三要素中,人是勞動的主體,只有人的勞動具有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其他生產要素(土地、資本等)都是被動的要素,本身并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在生產要素中,只有人的勞動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生產要素并非絕對不可缺少。例如,非農業(yè)生產就不一定需要土地,小生產就不一定需要資本!皠趧觿(chuàng)造價值”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同時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價值觀。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是西方經濟學的價值觀。
(二)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抽象勞動,因此得出結論: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就是財富的效用(使用價值),因此得出結論:生產三要素是商品價值的源泉。爭論的焦點是對“價值”和“源泉”的理解問題。由于對價值概念理解不同,對價值源泉的看法就必然不同。眾所周知,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作為勞動產品,商品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來的。生產力二因素(人力和物力)決定商品二因素:一是物的因素,來源于自然界;二是人的因素,來源于人的勞動。自然資源與人的勞動是商品使用價值的源泉,而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源泉。“創(chuàng)造”與“源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皠趧觿(chuàng)造價值”不等于“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資源與勞動一樣,也是商品價值的源泉。因為自然資源對人類有使用價值,稀缺的自然資源(石油、煤炭、天然氣、金、銀、銅、鐵礦等)有交換價值,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商品交換不僅是勞動交換,同時也是資源交換。資源、勞動、商品、價值關系如下:自然資源 人的勞動=產品~使用價值~商品~交換價值。
(三)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價值,資本、土地并不創(chuàng)造價值。因此得出結論:資本帶來利潤,土地帶來地租,都是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批判資本主義剝削。薩伊的效用價值論認為,生產三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商品的價值,因此得出結論:勞動獲得工資,資本獲得利潤,土地獲得地租,并不存在剝削。這就是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對“剝削”的理解問題。有人認為,價值論是分配論的基礎。勞動價值論是按勞分配的理論基礎,生產要素價值論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理論基礎。有人認為,價值論與分配論無關,勞動價值論不是按勞分配的理論基礎,按生產要素分配也不能證明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事實證明,沒有價值創(chuàng)造,就沒有價值分配。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理論基礎,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分配原則。深化勞動價值理論研究,是為了完善按勞分配制度。同時,應該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資本、土地是稀缺資源,參與價值形成,不能無償使用,因此也要參與分配。如果分配公平(合情、合理、合法),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就不必談論剝削問題;如果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甚至兩極分化,就肯定有剝削問題。剝削就是利用經濟、政治特權,侵犯勞動人民的利益,為個人或小集團謀私利。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應該結合實際具體分析,在此不多談。
三、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聯系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不僅有區(qū)別,而且有聯系,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研究對象都是商品的價值,只是由于研究的重點和方法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認識。效用價值論研究的重點是商品的使用價值,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從財富的效用到邊際效用,從基數效用到序數效用等;勞動價值論研究的重點是商品的交換價值,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從交換價值中抽象出價值,從價值講到價格等?茖W的研究方法應該是:全面分析,系統(tǒng)研究,不僅要進行定性分析,而且要進行定量分析;不僅要研究使用價值,而且要研究交換價值;還要研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聯系,研究交換價值和價格的區(qū)別,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二)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對商品使用價值的源泉認識是相同的。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過:“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資源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本來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的表現!薄爸挥幸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作隸屬于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倍鞲袼乖凇蹲匀晦q證法》中也說過:“政治經濟學家說: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其實勞動和自然界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yōu)樨敻弧!毙в脙r值論認為,生產三要素是財富和價值的源泉。
[1][2]下一頁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比較分析】相關文章:
淺析跳出勞動價值論再看勞動價值論05-30
關于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價值論解析04-21
論析新時期勞動價值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04-27
淺談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文(通用10篇)05-11
試析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和對勞動價值論的新解釋05-31
簡析科學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及其當代價值09-24
試析發(fā)展勞動價值論文更有利于社會和諧與資源配置—重申“泛價值08-22
我國居民人力資本投資行為比較分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