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技巧:會計學中的兩個公式
會計學中的兩個公式是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的重點,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經驗技巧:會計學中的兩個公式”,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其一,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個公式說明, 資產的來源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借來的,一個是自己的。 還說明,不管資產的所有權是誰的,都有一個基本特點,就是資產的使用權和控制權是你所有的。也就是說,不管資本是不是你的,只要你對資本由使用權和控制權,這個資本其實就是你的。真正重要的,是對資本的使用權。
西方經濟學家折騰了幾百年,明白了這個道理。實際上,現代的大多數富人,真正屬于自己的資產并不多,絕大多數的財富,是借來的,包括從銀行借(貸款)、從別人手里借(資本市場獲得)。所以,富裕,不是靠勞動和利潤的積累,富裕是靠借錢借出來的。
西方人明白這個道理,于是,西方人借錢來“投資”給東方人,利用我們廉價的勞動力,消耗著我們的不可再生資源,讓我們生產出產品后“返銷”給他們用,同時,投資也有回報。
東方人窮怕了,賣了勞力去生產,賣出東西掙了一點錢,舍不得用存起來。于是,西方人說,你把錢借給我吧,我給你利息。東方人想想覺得這主意不錯,于是,把手中的錢借了出去,出讓貨幣的使用權,自己沒得用了。 沒錢可用,發(fā)展能力自然被削弱。越弱越出賣勞力。變成了惡性循環(huán)。所以,東方人拼命干活拼命儲蓄,賬面資產看起來很多,卻儲蓄了一輩子總買不上房子車子,連說話都無力。西方人賬面上都是負債,卻生活得有滋有味。因為,我們并不真正明白,會計學中還有另一條公式:利潤 = 收入—費用。
第二條公式:利潤=收入-費用。
我們理解為,利潤的來源就是增加收入,減少費用得來的。所以,東方人拼命生產出口,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玩命減少費用: 降低工資、減少必要的設施甚至安全保障設施。 以此來取得最大利潤, 以為這樣就有錢了,富裕了。殊不知,其一,違背了富裕是借出來的.第一條定理,其二,利潤是什么?就是錢。錢到底是什么? 我們窮怕了,只想要存錢。卻不懂,賬面上的錢,只是一張張廢紙。錢所代表的對資源的占用和消費的權利,才是錢的真正用途。富裕是你對資產的使用權和支配權,這個權力,也就是占有資源和消費的權利。也就是說,富裕的表現,不是你生產了多少,而是你消費了多少。
所以,國內的老百姓,拼命把手中的錢借給銀行,不敢消費,怕未來生活沒有錢可以保障。錢借出去,在別人手上,主動權掌握在使用錢的人手里。我們把錢借了出去,自己不敢消費,沒錢消費,依然貧窮。原本為了滿足生活需要的生產,變成了為別人提供消費來源。
就連前美國政府高官,中國加入WTO的談判對手巴爾舍夫斯基都說,美國人是世界的消費者,中國等國家成了美國人的銀行。認為“美國人是消費了太多,儲蓄太少; 中國人則生產了太多,儲蓄太多,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中國政府儲備了大量美元,可以一次就把借出去的幾百億元債務免掉了。卻沒有錢建立惠及子孫后代和中華基業(yè)的普及教育制度、國家醫(yī)療健康保障制度,以及維護社會安定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經驗技巧:會計學中的兩個公式】相關文章:
簡歷中社會經驗的寫作技巧09-14
2017中考政治答題公式和歷史答題技巧08-18
中芯國際面試經驗與技巧分享01-03
關于我在面試中的經驗及技巧方法01-03
面試的經驗技巧10-29
創(chuàng)業(yè)的經驗技巧08-20
女生護發(fā)的兩個技巧08-19
2017年中考必備語文答題技巧及公式08-18
演技技巧-即興演講魔鬼公式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