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的來源,姓何的名人
何
一、姓氏來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韓,滅國。其后裔韓武子(另一種說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晉,封于韓原,以地為氏。后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東漢靈帝大將軍何進異父弟朱苗為車騎將軍,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語音流傳后來書寫作何。郝姓原為北方姓氏,亦為南方郝、楊、劉三大姓之一(見《舊唐書·南蠻傳》)。郝古音按《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從音壑。(見《康熙字典》)古代語言相傳較多,書寫較少,南方語音音調更有曲折變化,因此郝、何同音,經(jīng)過歷代流傳,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漸漸被改為何姓。
3、賜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推行漢化,鮮卑姓賀拔氏改為漢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歸順明朝,世襲河州衛(wèi)指揮同知,賜姓何氏。
4、以國名為氏。唐朝時中亞地區(qū)有九個突厥族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后來內遷中原,各以國名為氏。
二、遷徙分布
西漢時有蜀郡何氏,東漢時有扶風何氏,南陽何氏,魏晉時有陳郡何氏,說明四川、安徽、陜西、河南均有何姓分布。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閩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兩次入閩:一是唐高宗時,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時,又有固始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此后,何氏又有多次遷徙。南宋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后隱居清源洞。宋代,何氏還有一支自廬江遷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經(jīng)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東蕉嶺、大埔、梅縣,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臺灣擔任荷蘭人的通事,是為何姓最早入臺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qū)。
三、郡望
陳郡:秦時置郡,西漢改為淮陽國,東漢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 這一支發(fā)跡于魏晉時期。
廬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相當今安徽省廬江一帶長江以北地區(qū)。這一支發(fā)跡于南朝時期。
東海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北)。這一支作為南遷僑民發(fā)跡于南朝,晚于廬江何氏約兩百年。
賀一、姓氏來源 1、出自姜姓,是為避帝王名諱所改的'姓氏。春秋時,齊桓公(姜姓)有個孫子叫公孫慶克,他的兒子慶封以父名命氏,稱為慶氏。慶封在齊靈公時任大夫,在莊公時與崔杼曾為上卿,執(zhí)掌國政。后兩人再升為左右相國。...
黑傳統(tǒng)的中華姓氏...
河高麗姓。南朝宋有河湞。
賀蘭(1)古代北方鮮卑族姓氏,鮮卑族人住在賀蘭山的,以賀蘭為氏。(2)賜姓,南北朝時,西魏賜裴文舉為賀蘭氏,北周賜梁臺為賀蘭氏。 道修王屋 績著荊州 上聯(lián)說北宋道士賀蘭棲真,在王屋山下奉仙觀修道,善于服氣,不怕寒暑,常常不吃東西,...
合回族合姓,據(jù)《合氏宗譜》記載:“吾族為元代咸陽王賽(贍)思丁裔……公歿,葬于省垣南城外斡耳朵……哈政(舉)公、王去孫,落籍河西縣之下回村,為明正統(tǒng)甲子(1444年)科舉人,建坊村前,為該縣鼎甲之始,授四川綏定府達縣正堂,上...
荷現(xiàn)為漢族姓氏...
貉始祖子貉,春秋鄭國鄭靈公之子。
賀若鮮卑古姓。
【何姓的來源,姓何的名人】相關文章:
艾姓的來源及姓艾的名人07-21
楊姓的來源及姓楊的名人07-20
楊姓的來源及名人07-21
司馬姓的來源07-05
柯姓的來源03-15
閆姓的來源06-16
局姓的來源06-13
盾姓的來源06-12
愛新覺羅姓的來源07-21
趙姓的來源07-21